•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外事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正文

“休戚与共走世界,你我同行话治理”公共管理学院举行国际学生毕业座谈会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27 09:11:59  点击:次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了主题为“休戚与共走世界,你我同行话治理”的毕业国际学生座谈会,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翔、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冬卉、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术魁、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黄超、部分毕业国际学生导师和今年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十余名国际学生参加了会议,国际学生辅导员张媛老师主持座谈。

谭术魁副院长首先致辞,他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并对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不畏艰难、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表示赞赏。对于同学们的未来发展,谭院长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将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本国的实际问题,努力成为治国理政的先锋和领导者;希望同学们无论顺境逆境,始终践行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希望同学们成为连接自己祖国和中国的桥梁,为双方的合作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履职尽责。

同学们深受鼓舞,纷纷发言,6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同学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们受商务部奖学金资助,在中国学习期间参观了武汉的政府机构和大型国企,还走访了恩施和宜昌。他们表示中国城市运作和乡村建设的对比,课堂理论知识和实地参观考察的结合让他们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了中国。疫情期间有5位埃塞俄比亚籍同学一直留在中国。身在中国,心系祖国,埃塞俄比亚的疫情失控一度让他们忧心忡忡,而中国政府提供的无私援助让他们为之振奋。海莱同学感概地说“患难见真情”(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他们将尽一己之力,延续并进一步加强埃塞俄比亚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

王杰波同学在埃塞俄比亚联邦住房署担任资深专家,留学中国让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和交流,中国的住房政策和住房管理让他受益匪浅,他表示要将在这里获得的知识和经历带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海乐同学在奥罗米亚州税务署担任高级顾问,是埃塞俄比亚现执政党繁荣党奥罗米亚委员会委员。他对中国共产党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大为赞叹,深刻认识到一个强有力政党的重要领导作用。校内校外的亲身体验,与社区居民的密切融合,也让他收获了应急管理的实践经验。王珂同学入学前在奥罗米亚地区政府任职,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将进入州政府工作。随着升职,王珂同学信心满满,表示将发挥校友作用,促进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中国与非洲的合作。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米然同学深情回忆在中国和华中大的美好经历,非常想念自己的导师、国际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以及这里的风景、文化和美食。米然同学在印度尼西亚大学任教,与正在欧洲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海莱共同表示,加强与母校的学术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印尼籍同学丁永明则选择留在中国发展,已任职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GEM)青美邦项目部,负责印尼镍资源项目的公共关系。对于未来,丁永明同学着眼于“share”和“change”,设想招募协调在中国学习过的印尼同胞回国工作,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共同为印尼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留在中国发展的毕业生还有来自巴基斯坦的田亮以及来自圣多美普林西比的李依然同学,他们把中国作为第二故乡,致力于教育和跨文化交流。

听完毕业生的肺腑之言,国际学生导师纷纷送出殷切寄语,陈涛老师借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勉励学生今后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他指出同学们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是举足轻重的,会在不同的领导岗位工作,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充分发挥自己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促进祖国和中国更多的交流和合作。严丹屏老师指出,同学们在中国的学习和经历不仅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奇迹产生的原因,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切合实际的举措,中国人民无私无怨的奉献已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并从中受益,希望大家回国后能进一步加强自己国家和中国的相互理解,为合作共赢打下基础。黄栋老师寄语学生,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用来建设自己的国家,服务自己的人民,回馈自己的祖国和社会。王国华老师表示,中国永远是大家的第二故乡,学校永远是大家心灵的港湾,欢迎大家疫情结束后随时回来看看,祝愿大家一切顺利,前程似锦。

最后,高翔副院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对毕业生表示感谢,指出过去的三年对2022届国际毕业生是非常艰难的三年,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出台了很多严格的规定,赢得了同学们充分的理解与高度的配合,对此代表学校和地方政府表示感谢。其次,祝贺同学们排除万难完成学业,这既是本人、家人和自己祖国的骄傲,也是学校和中国的骄傲。最后,希望同学们不忘母校,不忘武汉,不忘中国,坚持学习中文,回国之后通过个人经历传播中国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本次公管学院国际学生毕业座谈会在线上线下师生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休戚与共走世界,你我同行话治理”,相信公管学子走向世界各地后,会从中国经验中获得方向,从公管精神中汲取力量,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和中外合作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力量。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