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会要闻
    • 教工动态
    • 通知公告
  • 工作流程
    • 教学事务
    • 行政事务
    • 学工事务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党政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2006年工作要点

作者:  来源:  时间:2006-02-13 17:30:38  点击:次

2006年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全局,围绕学院“十一五”规划,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 的战略目标,在提高日常工作质量的同时,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完善保障措施。

一、几项重点工作

1、积极策划申报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根据国家教育部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围绕电子政务中心的建设,整合学校资源,积极策划申报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努力将我院建成全国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的电子政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和信息服务中心。

在城市管理、土地管理和公共安全研究领域夯实基础,策划相应的省级研究中心。

2、实施“三精”战略,创一流教学

实施“精品教师战略”。争取获全校教学质量一等奖1人次, 二等奖1~3人次、青年教师竞赛一等奖1人次,考风考纪优秀。

实施“精品课程战略”。《电子政务》、《高科技园区管理》、《公共经济学》、《城市管理学》等四门课程争取成为学校及省级精品课程。学院优质课堂所占比例为85%。

实施“精品教材战略”。《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三门教材争取成为学校及省级精品教材,力争其中一部成为我校"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第六批立项教材。完成3本湖北省人事厅委托的干部培训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继续做好城市管理系列丛书编写和出版工作,出版《城市社区管理》等2本教材。组织编写科技管理创新丛书。

与中科院研究生院联合编写应急管理方面的教材、联合对外培训,全面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工作。

力争有5篇论文成为校优秀硕士论文,1~3篇论文成为省级以上优秀硕士论文;有6篇本科论文成为校优秀毕业论文,4篇毕业论文获得省级奖励。

3、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和实力,科研经费总体增长20%

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力量,积极组织申报国家“973”项目,通过申报不断提高学院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二是争取获得国家基金课题4~6项,省部级项目5项以及在为行业和地方服务和咨询方面的能力要大幅提升,争取全年向各级政府或领导提交5篇以上有较大影响的建设性研究报告或政策咨询报告。在保持科研经费连续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争取横向科研经费增长20%,纵向科研经费增长20%,科研经费总体增长20%,争取达到400万元以上。采取激励措施促使教师拥有较稳定的研究方向,鼓励教师在核心刊物以上发表学术论文,加大奖励额度,力争全年教师在同行专家认可的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较上年度增长20%,在CSSCI刊源出版物上发表论文总量达到100篇以上,其中要求10%以上为权威期刊。力争出版有一定影响和较高水平的科学著作以及国家级教材,出版科学著作和教材达到10册以上。加强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和公共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教职员工的科研工作热情,将理顺和调整学院科研机构。

4、教学实习基地与实验室建设

学院2006年积极筹建电子政务和公共安全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与大冶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公共管理实习基地的协议。

5、进一步扩大学院对外办学能力

一是办好澳门研究生班,通过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打开学校和学院对外办学渠道,提高学校和学院在境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扩宽境外合作范围,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合作成立“公共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联合办学;三是争取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拟定召开应急管理和城市电子政务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四是根据国家“中部崛起”政策,探讨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通过城市信息化、城市招商引资、城市公共政策研究等加强学院对外服务、咨询能力;五是争取多方资助,设立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基金,建立国家级公务员培训基地,将定期对国家高级公务员开展公共管理主干课程的培训;六是完成好武汉市组织部委托我院举办的武汉市国家公务员三门课程的培训任务;七是启动并办好国家高级公务员高学历教育;八是筹办《公共管理》杂志;九是积极申报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十是与中科院研究生院联合对外培训,全面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工作;十一是多方筹集资金,建成公共管理学院大楼,争取在2006年底以前,完成公共管理大楼的建设。

6、建立健全学院各项规章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拟定上学期末,完成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修改、制定和编印工作。

二、保障措施

1、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党总支坚持每月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教工党支部坚持每学期2次的政治学习制度,学生党支部坚持每学期1次的政治学习制度。

加强教工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根据教师专业和行政人员工作性质不同,拟定在教工中建立3个党支部,学生根据不同年级健全组织机构。积极推行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活动,每学期学院党总支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教工和学生以支部为单位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真正发挥党组织在学院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党员教师以及教师、学生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每学期在教工中开展一次结合学院特点的党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活动,每学年在教师、学生积极分子中讲1~2次党课,每学期在学生中举办一期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不定期地开展党员和党员与非党员之间的交心谈心活动。

2、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院各项主要工作的规范性管理文件,做到有章可循,体现以人为本,避免管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进一步推进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系主任负责制,严格按照学院制定的系主任职责,给系主任相应的职权,与此同时,学院将根据“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下达每个系2006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任务书,年终按下达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书考核。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每位教师在自己制订专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由系主任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制定其3~5年专业发展计划。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坚持培养、引进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交融的用人原则,坚持对现有教师的综合培养,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到政府部门任职,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深造。继续执行对教师员工的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博士后充实教师队伍,争取引进1名讲座教授,为高层次人才来学院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从2006年起将队拟进的青年教师试行博士后选留制度。

二是加强本科和研究生的质量管理。在本科教育中,坚持执行学院党政干部听课制度,推进并完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听课制度,期中期末考试巡视制度,召开全体任课教师和其他院系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教学顾问组参加的教学研讨会,不定期召开院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全院的教学观摩活动,及时研究本科教育中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学院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小组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在研究生教育中,要针对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规范文件,如招生、录取、论文指导等;要加强MPA招生宣传和管理工作,规范MPA教学和教务管理,迎接国家MPA教学评估,争取进入MPA自主招生行列;制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是整合科研力量,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做到每位教师都有一个相应的团队,都有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努力的方向。加大对年轻教师的支持力度,建立年轻教师从事科研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申报者的扶持和对国家重大项目申报成功者的奖励。

四是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在管理中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以建章立制为契机,明确工作的负责人。增强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协作关系。配备服务的设备,在工作中提高管理的技能。

五是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学院网站使用的便利度。第一、更新学院网站的版面结构,提高使用的方便程度;第二、更新学院宣传栏的内容,通过宣传栏、报刊、网站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学院发展的新成就,大力宣传学院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第三、做好新公管大楼的宣传布展工作;第四、精心设计对外宣传册、宣传板,提高学院的影响力。

3、围绕“公共”和学生需要打造学生活动“品牌”

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和专业特点的学生工作方法,打造公共管理学院“成公益之事,立共享之业”的学生活动的“品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与我校学工处合作,建立华中科技大学公务员候选生就业培训基地。

(2)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争取获得省和国家的表彰。

(3) 在学生中开展“关注社会公德”活动。

(4)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强对研究生电子政务协会、领导者学社、校寝室文化研究会的管理与支持,创建公共管理学院读书会,争取办几期院刊。力争使我院学生社团办得更有特色,为学生打造素质培养基地。

(5) 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创新基金项目申请、科技节大赛。

4、推进健康工程的实施

做好学院教职员工的保健工作和健身活动;有计划安排全院教职员工外出考察;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二日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