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5届MPA研究生杨宏银(现在职攻读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在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撰写的《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探究》一文,荣获湖北省第十三届企事业单位优秀经济统计论文一等奖。据悉,这是我院MPA研究生首次在湖北省获统计类奖项。
该文借助县域经济的相关理论,采用SOWT分析法,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总量、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阐述了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指出了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区位等优势和条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侧重指出了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够、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乏力、红安文化对红安经济社会发展有“滞胀”作用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在看清现状,再识优劣之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四条路径选择,即:红色旅游、中心城镇、工业园区和开放引进。最后针对路径选择,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推进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四条对策建议:以“红色旅游”为依托,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以“中心城镇”为载体,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极”;以“工业园区”为引擎,全力催化“经济加速器”;以“开放引进”为手段,努力优化“经济发展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的研究已成为区域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等经济发展模式,然而革命老区红安县在学习和借鉴这些模式时,并没能有效地加快红安县经济的发展。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不同经济发展模式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其成功的真正原因是找准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革命老区红安县要想加快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探究》现实性强,所用理论合适,不仅对红安县经济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对湖北省革命老区乃至全国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