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会要闻
    • 教工动态
    • 通知公告
  • 工作流程
    • 教学事务
    • 行政事务
    • 学工事务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学院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行政 > 学院简报 > 正文

【2009年专刊】我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批准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10-12-02 15:49:00  点击:次

根据《关于下达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鄂教科[2009]8号),湖北省教育厅日前公布2009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名单,我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名列其中。

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它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包括生态环境破坏、恐怖主义、民族宗教冲突、武器扩散、跨国犯罪、金融动荡、难民与非法移民、传染病流行、网络黑客以及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等,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开发署、全球治理委员会、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哈佛大学等机构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发达国家的政府高层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我国,非传统安全日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日益凸显,对国家安全威胁增大,处理不好,会严重制约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对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

我国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难以满足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需求,亟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鉴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影响日益突现,我校在2008年成立了一个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社会学系及武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主要依托,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公共管理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正式研究人员12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70人,流动编制研究人员13人,中心主任由我校副校长杨勇担任。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新能源与环境安全、粮食和食品安全、金融工程与国家安全、跨流域调水实时监控与应急响应。在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方面,研究移动互联网时期具有我国特色的网络舆情研判与社会安全维护,利用网络舆情实时监测分析系统和DT技术,模拟与仿真网络舆情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在新能源与环境安全方面,研究全球气候异常、生态恶化、资源枯竭背景下的国家新能源战略与环境安全问题,根据CGE模型对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模拟和预测,提出各种激励性新能源发展策略和规划。在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研究全球一体化与转基因时代的中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开发耕地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建成并维护粮食与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库。在金融工程与国家安全方面,研究弱规制条件下全球金融一体化与我国金融安全体系构建,评价衍生金融品对金融稳定性的冲击效应。在跨流域调水实时监控与应急响应方面,研究我国特有的大尺度跨流域调水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性影响与安全预案,构建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提出跨流域调水冲突与危机化解机制。

两年来,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得到有关单位和学术同行的认可。2009年,作为国内仅有的两所高校之一,我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被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安全战略研究中心遴选为协作研究单位。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由总参谋部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担任,原航天部部长刘纪原、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总后勤部副部长温光春、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等担任国际战略学会安全战略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陶家渠任中心主任,张耀任中心副主任。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海军装备研究院、国家安全部科技局、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协作研究单位。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要针对国家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重大现实挑战,围绕我国国家安全的顶层战略开展研究。2009年11月21至22日,我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承办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非传统安全——世界与中国”研讨会,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万宝瑞、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罗宇栋、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沈桂芳等专家出席,参会人员达60余人,会议成果提交中央领导研阅。中心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并被列入国家“985”工程2010-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四个交叉学科平台之一。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