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会要闻
    • 教工动态
    • 通知公告
  • 工作流程
    • 教学事务
    • 行政事务
    • 学工事务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学院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行政 > 学院简报 > 正文

【第154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10-06-08 17:03:00  点击:次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在湖北省纪检干部培训班(第一期)上的报告提纲。虽是提纲,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特予刊发。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纲)

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方世荣

一、法治国家在中国的提出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时开始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制恢复方针。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从各个方面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0年胡锦涛同志强调:“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

二、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中国从1978年恢复法制建设到1997年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重大转变。

了解法治国家,首先应了解法治与法制。这是两种不同的理念,有具体区别。

(一)法制:(Rule by Law)以法管制、管束。通常理解为以既定的法律制度作为工具来实施管制。它被形象地称之为“刀制”。

(二)法治:(Rule of Law)法的统治。指法具有最高的统治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同等地遵守服从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由于它具有公平的含义,被形象地称之为“水治”。

法治要求任何人和组织都必须服从法律规定,在这里,法已不是被作为工具,而是所有的人和组织办事应当遵循的准则,法具有最高权威,而不是个人具有最高权威。它与人治有明显的对立性。这就是现代意义的法治。

依法治国,或称法治国,法治国家,就指对一个国家来讲,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地位,任何国家机关、单位、政党、武装力量、组织和个人都应当遵守,都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法治国家实行法治而非法制。

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

(一)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1、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2、有完整的公法与私法

3、有健全的实体法与程序法

(二)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和执行

坚持一切政党、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三)有公正的执法与司法保障法律实施

1、执法与司法的实体公正

2、执法与司法的程序公正

(四)已制定的法必须是良法

要求人们所普遍遵守法,必须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良法有两类确定标准:

1、实质的标准:

第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第三,体现和保障公平和正义。

2、形式的标准:

第一,法律规范的统一性;

第二,法律规范的准确性;

第三,法律规范的公开性;

第四,法律规范的可实施性。

依法治国的两个层面:

(一)以法律制度来规范国家机器(包括公权力机构),即一切具有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公职人员。

(二)以法律制度来管理一国范围内的各种事务。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