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会要闻
    • 教工动态
    • 通知公告
  • 工作流程
    • 教学事务
    • 行政事务
    • 学工事务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学院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行政 > 学院简报 > 正文

【第125期】再学习,再思考,高质量建设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09-02-12 11:24:00  点击:次

2009年2月5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开春后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在学院大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院党总支书记何流清主持。

院长徐晓林教授就2008年学院的主要成就、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今年学院工作的重点三个方面向全体教职工首先作了汇报。

一、2008年公共管理学院的主要成就

1、公共管理学科稳居前列,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2009年元月中旬,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授权人民网、新浪网等网站公布2007-2009年全国高校81个一级学科排名。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中,我校以90分的高分与清华大学并列第四名,继2006年我校在教育部学科评比公共管理学学科排名第四之后再次蝉联这一殊荣。

2009年元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公布的2008年中国大学管理学本科A++级专业中,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第二,并连续四年列为A++级专业。

以上排名反映,无论是官方评价、同行评价,还是中间组织,我院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都能稳居前四名。

同时,在2008年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重点学科评审中,我院公共管理学科获评湖北省唯一重点一级学科。

有了国内一流的学科建设,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一流的人才。2008年我院硕士生杨威获得两项奥运会冠军;6位同学(含毕业生)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李卫东同学硕士论文获得我校文科唯一省优秀论文;李卫东、曾倩倩两位研究生入选校文科“学术十杰”;3位本科生获湖北省优秀毕业论文;近10位本科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大学免试录取,1位同学获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留学。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创新知识、改造社会的能力

我院学生工作组、分团委组织的赴“西藏山南地区暑期社会队”社会实践队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优秀实践队”称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先后受到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湖北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20多家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我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已经连续四年受到共青团湖北省委的表彰并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由我院研究生曾润喜等5位2007级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调研团队从全国652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2008年“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12个入选团队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院师生将文章写在大地上,用“脚”做学问,以及学院提出的“工程化”办学理念。因此,在2008年全校学生工作特色项目角逐中,我院社会实践工作以其参与范围广、取得成效突出而被学校评为“学生工作创新奖”。同时,我院还获得学校“研究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此外,2008年,我院2006级学生陈岑同学被授予校“三好学生兵”称号;公管0502班被评为“2008年湖北省先进班级体”;高钢军担任组长的创业团队拟定的《高性能药芯焊丝项目创业计划》获第五届“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朱建辉同学撰写的论文《论我国科研泡沫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机制的构建》获得2008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袁浩量等6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校第二届“求是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

3、钻研教育科学,提高“授渔”技巧,优秀教师迭出

2008年我院本科课堂实现100%优质课堂,凝聚了以蒋天文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老师的心血;在湖北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我院青年教师徐宛笑博士荣获三等奖;在全校教学质量评选中,谭术魁教授获得一等奖,梅昌超等5位老师获二等奖;刘建平教授获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一等奖;黄栋副教授一项教改课题获得省级立项;我校文科有12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省本科生优秀论文,其中我院学生撰写的有3篇,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4、开辟科研源头活水,凸显办学科研功能,科研项目立项和完成情况含金量提高

作为一个成立刚刚8年,专业教师不足40人的新建院系,2008年获批国家级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项目一项。许晓东教授获得一项总金额超过500万元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课题,目前实际到帐经费160万元。刘建平、徐顽强、卢新海等3位教授获省部级奖励,张毅副教授的论文《Choice of entry modes in sequential FDI in an emerging economy》荣获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我院师生在学校人事处最新认定的权威期刊、CSSCI期刊中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A类有4篇,B类有7篇,D类有11篇。王冰副教授的一篇论文被SCI、CSCI同时收录。

2008年科研工作最突出的亮点是我院年轻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已经凸显。在获批的国家级项目中青年教师的项目占66.7%;省级项目占70.6%;权威期刊发论文数占78.6%。

5、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党务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我院党建、工会、人事等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8年“七一”表彰中,我院党总支获评“党建工作创新奖”,王安华同志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城市管理系党支部获评“先进党支部”,钟书华教授获评“优秀党员”称号。徐晓林教授获评“十佳师德”老师称号。

6、我院编辑出版了《教育思想大讨论论文集》,文集汇集了教师撰写的论文37篇,这是对我院建院8年来教育实践的检阅,反映了教师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对推动我院今后的工作必将起积极作用。另外,总结我院建院8年来成果的年鉴正在编汇之中。

二、公共管理学院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目前,我院虽然在总体上在国内、国际同行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依然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和三个方面的困难。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缺乏强势学科团队。我院建院以来定位明确,在学科发展方向上是比较好的,也颇受社会和学子认可。但是,我院老师研究方向相当分散,还没有形成强势学科团队;2、缺乏国家级重大招标项目;3、名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滞后,“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管理思路待落实,教学工作待加强;4、管理工作欠规范。学院管理需要实现流程化,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实现绩效管理。

面临的主要困难是:(1)缺乏学校“211”、“985”建设项目经费的投入和支持;(2)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3)全院部分教职工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

三、2009年公共管理学院的工作重点

李培根校长在2008年全校暑期工作会议上曾围绕“形势”、“起点”、“视野”、“开放”、“超越”等5个问题阐释了他对办高水平大学的看法,鼓励大家要在新时期新形势面前,再学习、再思考、再规划,站在新的高度去谋划学校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学校的未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挑战,更加执著的努力去超越,去开创学校的辉煌。2009年也应成为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年,即要“再学习、再思考、再规划”,由建院始的“谋生存、谋发展”转向着眼建设国际知名、国际一流公共管理学院。

1、紧紧抓住“高质量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的要义,狠抓学科建设。计划3月份召开一次学科建设讨论会,统一认识,着眼长远,制订攀登高峰的具体措施。

2、下大力气抓好硕士、博士论文质量,力争未来几年内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行列。目前全国公共管理学科还没有产生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三精四高”办院原则下,我们学院需要早准备,早规划,在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走在国内众多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前头。

3、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团队合力。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整体来说学历层次高,但是依然有必要进一步要求我们的老师眼界要高,思路要新,特色要强,要站在世界的角度思考我们今后的工作。“教之道,贵以专”,我们强调具有广博知识的通才,但决不是说通而不专,不深。因此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专,需要进一步整合队伍,建设梯队,凝聚团队,形成合力。

4、湖北省公共管理学科重点基地和教育部交叉学科发展重点基地建设都将在2009年启动,我院要不失时机地积极争取,同时积极筹建公共管理学科重点实验室。

5、为争取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中的重大招标项目早作准备。

6、继续大力推进“电子决策剧场”各项工作。

7、争取申报成功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徐晓林教授报告完后,学院其他各分管院领导分别就各自分管工作向全院教职工作了汇报。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