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7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近30位师生济济一堂,围绕“两会”精神进行座谈。会议围绕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和政协委员提案进行了交流。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教授,公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童文胜参加了会议,相关报道如下。
3月7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近30位师生济济一堂,围绕“两会”精神进行座谈。会议围绕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和政协委员提案进行了交流。参加座谈会的有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教授,公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童文胜。会议由2011级本科生辅导员吕露主持。
座谈会上,童文胜表示,作为公管学院的学生,需要心系祖国,时时关注社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想修养和政治觉悟,同时同学们也要将“两会”精神与现实工作、学习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陈海春对童文胜的观点表示认同,他对在场的学生提出了四个层面的要求:学习知识、发展兴趣、获得经验以及培养信念。
在自由发言环节,同学们根据对两会的学习情况发表了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他们分别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转型期间利益分配与调整,教育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等发表意见并展开自由讨论。刘凯就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自包容性增长的提出以来,政府越来越宽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保护。然而,在“两会”上,农民工的话语权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彭靖洋结合自己的观察谈到了“两会”上官员的亲民形象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也是我国政治发展的趋势。刘沙提出了政协委员的提案相比人大代表更容易被采用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广泛的讨论。袁泉以前不久洪山区的自来水污染事件为例,倡导大家学习“两会”精神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苏萌结合大学生逃离北上广的现状谈到了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培养机制的看法。
讨论期间,陈海春和童文胜也就同学们的发言回答了一些问题。陈海春以管理学中“信息从来不对称,时空从来不统一”发表了自己对王立军事件的看法,童文胜则向同学们普及了一些社会保障的知识,提出基层保障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座谈会,大家对“两会”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两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风,为学院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