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以修身,她紧扣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方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6篇期刊论文、3篇会议论文,另有4篇论文正在外审中;学以致用,她以实际行动诠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度参与13个科研项目的主要执笔工作,参与撰写4篇咨政报告并独立执笔1篇。
从六年前初入华科大公管学院的科研小白,到如今能够独立执笔撰写学术论文、咨政报告,她就是行政管理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杨菲,她的科研路走得扎实而坚定。
在学术上,我并不是一名天赋型选手
科研之路上,困难和挑战是常态,她坦言,“在学术上,我并不是一名天赋型选手,我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来时刻提醒自己勤勉学习、独立思考。”从选题、文献检索与阅读、搭建论文框架,到撰写成稿、反复修改,再到投稿、录用、见刊,对杨菲来说,每一项学术研究都是一场漫长的征途。
博士生阶段,她紧扣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方向,专注于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领域,参与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6篇期刊论文、3篇会议论文,另有4篇论文正在外审中。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她深耕学术,以科学研究回应青年担当的笃定决心。
在开展中国工程院的委托课题时,杨菲需要统计OECD国家的基础研究人员和应用研究人员数据,然而,这些国家在研发人员分类上并未遵循中国标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的分类标准和数据一片空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查阅了大量关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文献,与导师反复讨论,最终对基础研究人员和应用研究人员作出了明确的定义,解决了数据分类的问题。她还充分利用这次宝贵经历,将课题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并刊登在了《中国科技论坛》上。
她坚信,好论文是不断打磨出来的,在每一个科研项目中,她都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无论是数据的收集整理,还是理论的分析研究,她都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六年间,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贯彻“科研无周末”的原则,每天坚持阅读和学习,“科研不仅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更是一项专业、高效、务实、精细的长期工程。”
最开始撰写咨政报告时,我既兴奋又紧张
“钟老师是一位撰写咨政报告的专家。作为他的学生,我有更多机会学习如何撰写咨政报告。”在导师的带领下,杨菲深度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和咨政报告的撰写,多篇建言得到了国家级和省市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最开始撰写咨政报告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够直接转化为服务政府决策的实践成果;又紧张于自己并未接受过相关训练,不确定是否能够圆满完成这份工作。”咨政报告最重要的是信息筛选、资料整合、语言精准与表述简洁,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纷乱复杂的政策问题表达清楚,对杨菲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参与《世界主要国家学术工程职业发展体系研究》这项课题工作时,她聚焦推进国家科技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独立撰写了7万字研究内容,编写了近50万字研究报告,发表了3篇项目论文,并全面负责了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杨菲深知,科研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成果的产出,更在于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咨政建议既要有前瞻性和大局观,也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回应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和需求”。
围绕科技强国,她协助导师完成了《关于高校应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关键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的建言》,建言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批示。
“最开始撰写咨政报告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够直接转化为服务政府决策的实践成果;又紧张于自己并未接受过相关训练,不确定是否能够圆满完成这份工作。”咨政报告最重要的是信息筛选、资料整合、语言精准与表述简洁,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纷乱复杂的政策问题表达清楚,对杨菲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参与《世界主要国家学术工程职业发展体系研究》这项课题工作时,她聚焦推进国家科技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独立撰写了7万字研究内容,编写了近50万字研究报告,发表了3篇项目论文,并全面负责了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杨菲深知,科研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成果的产出,更在于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咨政建议既要有前瞻性和大局观,也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回应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和需求”。
围绕科技强国,她协助导师完成了《关于高校应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关键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的建言》,建言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批示。
围绕工程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她与导师共同完成了《美英日德法工程技术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和《全球半导体研发的先行者: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建言,分别呈报至中国中央办公厅和中国工程院。
与学术论文不同,咨政报告强调简洁明了,要避免使用过多复杂的术语,同时还要注重政策的实际意义与效果,“撰写咨政报告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每一次都是从学术到实践的思维训练和能力提升。”这种从学术研究到咨政建言的深度转换,不仅拓宽了她的科研视野,更让她深刻认识到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性与使命感。
深耕学术
以科学研究回应青年担当
建言献策
以理论之思回答时代之问
杨菲寄语大家
青春正当时
用勤奋探索未知之谜
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