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2024-2025学年度“研究生十佳特色团日”评选公示结束。经学院团委遴选和推荐、学校组织评审、现场答辩评分,公共管理学院硕2401、2402和2403班团支部联合,以高分获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十佳特色团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公管硕2401、2402和2403班团支部的风采!
1919年五四惊雷起,
青年以笔为戈,
在觉醒年代点燃星星之火;
2025年复兴浪潮中,
青年挺膺担当,
让青春在实干中闪光;
2050年科技跃迁时,
青年以创新为翼,
用多元才华应答未来之问。
百年时空轮转,
青春内核永恒:
信仰、担当、创新,
始终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铿锵语言。
此刻,请允许我们,
用三代人的追问、
三重时空的回响,
向历史与时代告白:
华科大公管的青年答卷,
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流水账”
而是——
新时代青年与伟大征程的“双向奔赴”!
我们以信仰为笔
书写坚定初心
“1919年,国家危亡之际,救国真理值得用我们生命去追求,这是我们的信仰,2025年的你们,如何让真理的火种永不熄灭?”
前辈,请看——
我们以微团课大赛让理论“活”起来,
用青年感召青年,
用青春鼓舞青春;
两大学习版块、八大主题,
从案例初选到精品讲演,
我们以讲促学,以学促行,
引导青年学子
在思想的碰撞中同频共振。
我们更用脚步丈量红色地图
——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
触摸农讲所的斑驳课桌;
在中山舰的锈蚀弹孔前,
读懂“沉没的尊严如何浮起”。
江汉关的钟声、
武昌城的砖瓦、
家乡的红色景点,
都是我们的“移动思政课”!
信仰,从来不是书本里的铅字,
而是用脚步写就的生动注脚!
我们以行动作答
书写挺膺担当
“我是2015级公管毕业生,现为湖南省驻村第一书记,走出校园,我在基层的泥土中扎根,你们的团日如何担当?”
前辈,请看——
从乡土到国策,
从课堂到社区,
我们的答案
刻在每一寸前行的大地上!
我们紧扣青年成长需求,
发挥专业特色,
打造“行走的专业课堂”!
组织青年学子调研城市更新成效,
用脚步丈量发展高度;
我们开展政务实习实践,
让专业知识浸入现实熔炉的淬炼。
我们构建更为和谐的新型导学关系,
从导学共建会到学术微沙龙,
从周末工作坊到师生乒乓球赛,
我们致力让教育的火光,
照亮更多角落!
我们组织承办“楚安君”宣传推广活动,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系列活动,
4期主题活动,6次专题研学,
活动覆盖千余人次,
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当手机扫码成为通行证,
我们看见老人眼中的惶恐。
青年之力,
是通过“智慧助老”活动,
教会他们网购车票,
活动累计为上百余位老人开设手机课堂,
手写300余份“离线指南”。
当周末成为闲置的空白,
我们看见儿童眼中的渴望。
青年之力,
是通过“公小芽”周末课堂,
带他们触摸非遗的纹路、
解码社区治理的奥秘,
让文化的种子,
在童年扎根绽放!
这就是我们的担当。
青春何为?躬身入局!
担当何在?我即答案!
我们以创新破局
书写未来图景
“在2050年智慧治理时代,你们将如何实现‘技术赋能’与‘人文温度’的动态平衡?”
请看——
我们让同学们在红色剧本杀活动中
感悟信仰的力量。
从沉浸式剧本研讨、多轮艺术修订,
到大赛的激烈角逐,
我们让优秀剧本走进党团支部,
通过精彩的剧本演绎
实现了沉浸式的历史体验
与信仰的深度对话。
我们举办“公行致远”骨干培养训练营,
全面提升青年团员的综合创新能力。
从AI辅助新闻写作、
大数据驱动的民生调研,
到智慧城市建模,
我们用创新思维回应时代之问,
用实际行动培养
未来公共治理的中坚力量!
38场大型活动
30余位领导嘉宾
3000余人次参与
60篇校院两级推文
让青年学子
在感悟历史文化之“道”、
改革发展之“道”的同时,
掌握参与世界治理的“数字之道”。
三代人的追问,
三重时空的回响,
告诉我们:
回答时代之问不是任务,
而是青年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这就是华科大公管青年的答卷。
我们还在继续深入寻找
青年挺膺担当的答案
公心铸魂,众擎炬火传薪志;踵事增华,同心扬晖谱新章。为集中展现学院研究生各团支部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研究生团建工作中心特别策划“党建带团建促班建”专题成果展,于公共管理学院一楼以创意展板形式,生动呈现过去一年研究生各团支部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成果展通过光影图文交织的立体叙事,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长廊,见证公管青年学子以青春之笔书写的奋斗华章。诚邀广大师生驻足观展,共赏新时代青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