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理论学习
  • 项目申报
    • 本科教学项目申报
    • 研究生教学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本科资料下载
    • 研究生资料下载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理论学习 > 正文

光明网: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

作者:陈臣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2-08-01 16:21:49  点击:次

作者:陈臣(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尤其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胜任力和教学胜任力。科研胜任力侧重解决的是思政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问题,教学胜任力侧重解决的是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艺术问题。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胜任力,首先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深度和学识广度。一方面,只有进行精深的理论研究,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理论积淀,才能全面、准确、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真学是真懂真信真用的前提和基础。思政课教师要在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沉心静气领会其真谛、把握其精髓、感受其魅力,方能在课堂教学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展现真理的强大力量,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和永葆青春的理论品格。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应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特别是拓宽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交叉分析和交叉研究。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观察世界、分析形势、探寻答案。有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相关学科的广度,才能在课堂上旗帜鲜明又灵活生动地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才能对尖锐敏感问题、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彻底地进行释疑解惑,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对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是讲好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但对教学内容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胜任力和教学胜任力协同共进。如果说提升科研胜任力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那么提升教学胜任力就是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既指思政课教师要具有精湛的教学技巧,更指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思政课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形式和适应性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但要注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思政课的课堂质量。同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都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使教学呈现出巧妙的智慧,增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所以,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前提,同时更要遵循并把握教育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从方法到技巧到艺术,也是思政课教师胜任思政课教学并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抵御轻松熟悉教学方法的诱惑,不断突破自我,既不能照搬他人经验和既有模式,也不能固守自己的经验和既定做法,而要常教常新,因时而变,与时偕行。老师用心教,“教”就不仅仅是“讲”;学生用心悟,“悟”就不仅仅是“学”。思政课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规律,有别于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所以,“用心教”包含了讲授、阐释等直接指导,但决不是灌输填鸭,更要注重言传身教、启智润心;“用心悟”包含了了解、记忆等学习过程,但决不是死记硬背,更要注重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胜任力,体现的也是思政课教师在专业技能基础上人格魅力的彰显。一堂好的思政课,可以施以学生深刻而持久的教育影响,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并让学生对思政课的意义和价值永远保持探究精神。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以扎实的科研能力和精深的理论水平作为基础,更要具备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从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困惑点中寻找科研的切入点,在选定的研究领域中精耕细作,在解决实践发展和学生思想问题中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另一方面,也要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使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努力成为学者型教学能手,使思政课具有学术深度和学理支撑。另外,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既需要外力驱动,也需要内力驱动。既要建立健全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的考核、奖惩、保障机制,增加外部合力,持续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又要注重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我要求,使外在的压力驱动转变为内在的自我驱动力,不断促进自我培育、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总之,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项目“提升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参与式教学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TJSZZX17-028)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