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理论学习
  • 项目申报
    • 本科教学项目申报
    • 研究生教学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本科资料下载
    • 研究生资料下载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理论学习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

作者: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4-04-08 08:00:00  点击:次

作者:陈明辉(湖南工商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湖南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温度和深度,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心系“国之大者”,抓好思政课程建设“主阵地”

  红色资源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讲好” “讲活”红色故事;要筑牢红色教育“主阵地”,让红色文化沁入人心;要搭建红色实践“大平台”,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不断传承和发展好红色文化,助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彰显立德树人鲜亮底色。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要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深刻地认识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同时,立足红色资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把思想引领和教书育人相结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塑造涵育“大先生”的良好生态。广大教师要主动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将复杂的理论诠释得清晰明了,将抽象理论具象化生动化解读,让学生真正学懂弄通,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层次,增强他们的思想深度。

  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突出思政课程守正创新。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积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是深化思政课改革与时代同行,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立足课堂主阵地、主渠道,更要结合时代背景、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等,延伸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贯通历史和现实,对待事物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以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为基础,拓展延伸红色文化选修课,构建多维度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其次是在思政课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继续坚持采用小班授课模式进行思想政治主干课教学,促进教师循循善诱、学生踊跃答问,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落实学校党委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每学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有关要求;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金课”等建设行动。通过多形式、多维度、多场景的组织与实施,推进“有风景的思政课”扎实落地生根。

  心系“国之大者”,打好铸魂育人“主动仗”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催人奋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国际间的竞争和挑战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意识形态斗争也愈加尖锐。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扛起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崇高理想,引导学生成长和成才,助力青年学生担当使命。

  以生动的课堂教学启智润心。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既“想学”又“爱学”,要积极探索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尤其是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如案例分析、虚拟现实技术、角色扮演等,为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首先,是注重课堂教案过程整体设计,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针对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根据教案内容增加课堂活动,使学生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让青年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案中,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走入学生心灵。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为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达到学生听课专注认真、师生互动气氛活跃的效果。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善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短板,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丰富的实践课程拓展延伸。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读书分享会和党员讲党课等系列活动,通过参观历史遗迹、重温红色故事、挖掘革命故事等形式,线上线下结合打造“浸入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思,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如学校精心组织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政类比赛,可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引导学生真正成长为综合素质较强的时代新人。再比如,通过高雅音乐进校园、思政舞台剧、沉浸式红色音乐剧等形式,可以推动音乐教育与红色文化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正面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资源,同时也需要守正创新。教师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结合时代背景、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等,讲好、讲透、讲活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对待事物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伟大梦想中。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温度和深度,要抓好课程建设主阵地、打好铸魂育人主动仗,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中心环节,聚焦聚力人才培养,用红色文化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让红色基因“润物细无声”厚植青年之心。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XJK21CGD027】

[ 责编:李彬 ]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