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城市管理系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土地管理系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博士后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党政办公室
    • 教务办公室
    • 学生工作办公室
    • 留学生办公室
    • 博士后办公室
  • 诚聘英才

童文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团队 > 城市管理系 > 教授 > 童文胜


                                                                           童文胜     教授

●总体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员,兼科技部、全国社科工作办国家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职称评聘工作专家组、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组、湖北省人事考试阅卷专家组、武汉市科技局评审专家组成员等社会服务工作。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参加中组部组织的“中央博士服务团”,挂任陕西省安康学院副校长。

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非传统安全(网络舆情)、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项目三十余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情报杂志》《光明日报(理论版)》《社会主义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和报纸理论版发表学术文章近70篇。



●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非传统安全(网络舆情)、社会保障、高校学生事务公共管理与服务。


●发表论文:

1、浅议证券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童文胜,《武汉证券报》,1995年6月12日第2版;  

2、为贫困生排忧解难——华中理工大学建立四位一体资助机制,童文胜,原载《中国青年报》1995年10月25日,转载李智、周前进编,华中科技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媒体视野中的华中科技大学(1978—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试论影响高校教师‘育人’工作的因素及改革对策,童文胜,《高等教育研究》(武昌)1996年增刊;

4、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童文胜,《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增刊;

5、十年探索沫风雨,繁华似锦满喻园,童文胜,《高等教育研究》(武昌)1997年专刊;

6、我校部分大学生学业荒废的调查,童文胜,《高等教育研究》(武昌)1997年专刊;

7、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童文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8、浅谈项目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童文胜 杨钦,《管理与技术》,1998年第2期;

9、对项目评估方法和标准的若干思考,童文胜,《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10、项目评估方法比较,童文胜,《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年第6期;

11、谈保险创新的主要形式,童文胜,《银行与企业》,1998年第6期;

12、拓展保险新领域,童文胜,《金融时报》,1998年5月14日第4版;

13、建立大学生助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童文胜,《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年第7期全文转载;

14、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童文胜,《思想 理论 教育》(即《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特刊;

15、组织学生学好邓小平理论,童文胜,《中国教育报》1998年8月26日第三版(理论版);

16、对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童文胜,《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1998年9月,珠海出版社出版;

17、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童文胜,《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1998年9月,珠海出版社出版;

18、春满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纪实,童文胜 王海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9年第5期;

19、面向新世纪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童文胜,《思想 理论 教育》》(即《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4期;

20、市场经济与教育质量,童文胜,《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增刊,以及《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文集》,2000年2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21、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制度分析,童文胜 唐齐鸣,《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22、浅议读者评报的若干标准,童文胜,《新闻理论探索与争鸣》2000年夏季号;

23、学生工作创新:关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童文胜,《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

24、浅议“扩大内需”政策的现实性及主要对策,童文胜,《  理论月刊》,2002年第3期;

25、浅议信息技术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童文胜,《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26、刍议部队文化与校园文化之融合,童文胜 马小洁 夏伦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第1期;

27、On the current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童文胜,《USA-China Business  Review》,Volume 3,No.3,Mar 2003;

28、廉政建设的经济学思考及制度保障,童文胜,《经济学家》,2004年第4期;

29、浅议国有股减持与股权结构的规范化,童文胜,《经济学家》,2004年增刊;

30、浅析人性论、经济学、制度,杜勋昶 童文胜,《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31、企业年金制度理论探析,童文胜,《经济研究资料》,2005年第4期;

32、企业年金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重构,童文胜,《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3、企业年金制度的理论分析与探讨,童文胜,《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34、西部地方高校重在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童文胜,《 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1期;

35、品牌延伸:独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张君生 童文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

36、关于陕南发展绿色产业的思考,童文胜,《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

37、独立学院:品牌延伸的视角,张君生 童文胜,《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3期;

38、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调查分析,童文胜 张君生,《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7年第5期;

39、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杨涛 王兴林 童文胜,《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7年第11期,通讯作者;

40、立足安康,努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杨涛 王兴林 童文胜,《安康日报》,2007年1月11日和1月18日B03版;

41、当前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李丽,乔永信 童文胜  陈兴平,《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2期;

42、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童文胜,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3、集专家之智 究腐败之源 求治本之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预防职务犯罪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述评,童文胜,《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第4期;

44、创新立国战略在我国高校的理论与实践刍议,童文胜,中国青年科技,2008年第10期;

45、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刍议,童文胜,河南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11期;

46、“十七大”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刍议,童文胜,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11月专刊;

47、国家科技奖励创新政策导向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童文胜 危怀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0期;

48、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策略浅析,童文胜 夏伦明 张丹,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该文同时被收入由顾杰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领导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2010年版一书中);

49、论创新型大学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环境营建,童文胜 夏伦明 颜丹丽,《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第2期(该文同时被收入由顾杰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现代领导与人才发展战略》2011年版一书中);

50、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童文胜,《武汉金融》,2011年第1期;

51、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研究——以HZD大学学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为例,童文胜 周智皎 陈诚,《管理学报》,2011年第3期;

52、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曾润喜 童文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9期;

53、In-depth Analysi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n “Double-Track  Combination” Problem of Aging Pension System in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 has been selected and published in The 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9th)(Volume I), Min-Chen Tong-Wensheng, First Edition: October 2013;

54、我国网络谣言研究议题与内容文献分析,童文胜 王建成 曾润喜,情报杂志,2014年第7期;

55、中国网络反腐:研究议题与内容,童文胜 王建成 曾润喜,电子政务,2014年第7期;

56、基于政治传播学视角的网络政治谣言生成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童文胜 王建成 曾润喜,电子政务,2015年第1期;

57、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运营效果分析——基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中@兰州发布的案例研究,童文胜 王建成  曾润喜,网络传播,2015年第3期;

58、我国网络政治研究议题设置述评——以CSSCI数据库1999—2014年数据为样本,童文胜 岳敏 王建成,情报杂志,2015年第5期;

59、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困境,童文胜 蔡海洋,光明日报理论版·教育周刊(2015年第14版);

60、挪威育儿家庭政策的经验,童文胜 汪文靓,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6期(双月刊);

61、网络辟谣:国内研究进展与理论分析框架,童文胜 易柏慧,情报杂志,2020年第6期;

62、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机会实证研究——以西南高校为例,童文胜 钟琴,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7月20日(网络版首发);

63、以实践为导向设计与实现《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童文胜 杨乐研,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2年第4期;

64、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难题及其应对,潘振宇 童文胜,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年第10期;

65、引导优秀高校学生从事选调生工作的路径分析,罗冬春 童文胜 等,大学教育,2022年第9期;

66、中国智库发展及新型智库建设的政策变迁、实践探索与未来面向,童文胜,《决策与信息》,2024年第2期;

67、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影响,童文胜 夏雨佳 潘振宇,《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2期;

68、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不二选择,童文胜,长江日报理论版(第七版),2024年9月27日;

69、从“中心”到“高地”,关键在“策源”,童文胜 滕灿 ,长江日报理论版(第四版),2024年12月24日。


●著作出版: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本土化研究》 童文胜 著 (2017年版) 金琅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研究与思考》 童文胜 著 (2017年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典型案例评析》 童文胜 编著 (2017年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大学军事理论教程》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材) 童文胜 副主编 (2012年版) 国防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撰稿人)


●研究课题:


专业研究类:

1、1998年,参与“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学生工作”课题研究;  

2、1998年,参与1998年度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湖北高校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研究”;

3、1999年,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特色研究”;

4、1999年,参与唐齐鸣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98BJY064)研究;

5、2001年,参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校导师“教书育人”课题研究;

6、2005年,参与教育部一般规划课题“中国高等院校高级管理人员评价研究”;

7、2005年,主要负责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研究”(2005Z245),第二负责人;

8、2006年,主持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项目“关于加快发展陕南绿色产业问题研究”(SWZYS200602);

9、2006年,主持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与年金制度研究”(2006AA401B41);

10、2006年,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南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06E027S);

11、2006年,主要负责安康市软科学项目“安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06AK04—10),第二负责人;

12、2006年,主要负责安康市软科学项目“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06AK04—02),第二负责人;

13、2007年,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桑蚕丝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7KR52);

14、2007年,参与2007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特色的研究”(DIA070130);

15、2007年,参与2007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动机制研究”(  FGB070438);

16、2008年,主持湖北省思想库课题“以创业促进就业对策研究”(BSXK200815);

17、2008年,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推动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研究”(2008z005);

18、2009年,参与陕西省2009年度软科学项目“秦巴山区保护与发展生态型经济区政策研究”(2009KRM033);

19、2009年,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项目申请代码70973039/G030703);

20、2010年,主持完成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规划资助课题“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146);

21、2010年,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问题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XJA 790002);

22、2010年,主持湖北省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软环境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0DHA004);

23、2012年,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课题重大项目“建设健康向上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ZDA03);

24、2012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专项研究基金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项目“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2Z04 );

25、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新媒介环境下90后研究生群体核心价值观引领与纠偏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ZDB01);

26、2016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女性研究生初次就业中社会资本的价值比重研究”;

27、2017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三助一辅’工作之培养研究生路径研究”;

28、2017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课题“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17XG011);

29、2017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领导排斥行为影响因素的毒性三角模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30、2018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媒体事件,对地方政府注意力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18BZZ078)”;

31、2018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课题“高校选调生引导和培养路径研究”;

32、2020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课题“大学生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机制研究”;

33、2022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课题“高校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34、2022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问计于民”专项研究课题“研究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教学研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类:

1、2013年与吴淼老师合作指导公管学子钱盛民、徐施政、苏萌、邵欣、蔡星、赵欣、任萌等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的作品“物质性融入与社会学漂泊:老漂族城镇化困境——基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调查与思考”荣获一等奖;

2、2016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面上项目“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培养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公共管理学院2004-2015届本科生全样本与全培养周期分析”(项目编号:2016060);

3、2017年,参与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重大专项“重点大学体育特长生学业推进、全人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证”;

4、2018年,参与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专项“人工智能在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与黄栋教授共同指导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实践项目“一线共襄,千里同好——基于中老铁路开通对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团队成员:孙冉 徐婉茹 夏萱 苑子怡 张顺仪)”结题获评优秀。

6、2023年11月与陈涛、曾忠平老师合作指导公管学子骆依萱、毛雨欣、潘汤泠、万咨汛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的作品“企业政务服务智能算法推荐”荣获擂主(金奖中的第一名)。


●表彰获奖情况:

“浅议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工作的几个问题”入选1997年11月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发展”入选1998年12月湖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1999年12月,“浅议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获湖北省第二届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2009年10月,“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调查分析”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09年度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1996年、1997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授予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1998年被华中理工大学评为“文明职工”;

2000年获华中理工大学“大唐电讯奖教金”;

2001年被华中科技大学授予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2003年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校工会“十佳青年教工提名奖”;

2010年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11年被中共湖北省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2011年、2016年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授予湖北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1年10月,荣获华中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2011年11月,“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研究”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1年度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2012年4月,荣获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度新闻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被华中科技大学评为上学年度“校友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1月,被华中科技大学评为“校庆工作优秀个人”;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被为华中科技大学评为上学年度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12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2014年1月,获评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职引人生(研究生)导师提名奖” ;

2014年10月,获评华中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班主任”;

2015年12月,获评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2016年9月,获评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

2017年3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困境”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6年度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2019年4月,“高校选调生引导和培养路径研究”荣获2018年度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专项研究二等奖。


●对报考学生的希望:

欢迎英语基础好,能潜心学习,专心做学术者报考!



●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57603(办)

E-mail: 68wentong@163.com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