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长聘副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署理主任和经纬与香港科技大学2024级公共政策硕士研究生刘慧琦、向仁雨应邀,以“政策创新中个人的作用:文献计量的视角”为主题,为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学术分享并介绍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硕士项目。学院城市管理系唐娜副教授、杨芷晴副教授及5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学习。
和经纬教授谈到,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对象,当代社会复杂性政策难题需要不断创新进行求解。他指出,当前对政策创新的研究方法缺乏代表性,并提出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来解决研究政策创新中个人作用的难题。“社会科学个案研究,需要完整的‘故事线’,案例中需明确提及关键的自然人,且其在政策变迁中扮演的角色有充分描摹”,他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着重介绍了“政策企业家”这一推动政策创新的关键角色,并详细阐述了“政策企业家”的理论脉络与方法论的局限性。
他强调,基层官员多因解决地方问题推动改革,且Teamwork(团队合作)、Anchor work(锚定工作)策略与改革成败显著相关,无论是自上而下的“规定动作”还是自下而上的“自选动作”都是地方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创新的场域。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政策创新的概念定义和变量的衡量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纬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结合自身研究与案例经验进行了详细解答,为政策创新中个人的作用注入了新的视角与思考。
随后,和经纬教授从课程培养、师资力量、科研实践、毕业去向、奖励政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MPP)项目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报考。
华中科技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香港科技大学2024级公共政策硕士研究生刘慧琦,武汉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香港科技大学2024级公共政策硕士研究生向仁雨作为在读学生代表从课程设置、科研项目、语言学习、校园环境等方面分享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他们表示,MPP项目课程实惠、科研资源丰富、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分享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与香港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就课程相关内容展开现场答疑互动。
据悉,和经纬是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长聘副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署理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学博士。主要研究公共政策过程、医疗卫生政策和社会政策改革,在PolicySciences,Governance,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Policy Studies Journal, SociaScience and Medicin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斯坦福大学全球Top2%影响力科学家排行榜上,他连续三年上榜公共管理学科。他兼任Journal of Asian PublicPolicy副主编。他于2025年获得国际公共政策学会转轨及发展中经济体学者奖,是学会三大个人奖项的第一位中国籍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