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会要闻
    • 教工动态
    • 通知公告
  • 工作流程
    • 教学事务
    • 行政事务
    • 学工事务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党政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正文

锻造尖兵!300余名荆门干部来校研修“七个重点突破”

作者: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来源:  时间:2025-05-11 00:13:13  点击:次

3-4月,荆门市组织30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以“空杯心态”参加县域经济、文旅产业、科技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等7期专业能力提升班,在课堂研讨与实地考察中淬炼本领,为荆门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积蓄动能。

量身定制课程体系  精准破题发展攻坚

“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让我了解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对荆门市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县域经济发展班结业式上,荆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朱耀华这样感慨。

在培训中,朱耀华深入学习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与县域竞争力分析、乡村产业振兴与经营模式探索、优化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策略、AI赋能新时代公务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案例,让他受益匪浅。

今年以来,针对全市重点领域攻坚突破面临的知识短板与实践需求,荆门市积极与华中科技大学对接,为学员量身定制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紧扣‘七个重点突破’战略布局,以‘靶向治疗’的方式直击各行业领域发展痛点。”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芳介绍,如文旅产业发展班设置《智慧旅游大数据建设》等课程,结合荆门“强网络、降成本、提能级”的物流攻坚需求;科技创新班聚焦AI时代产业转型,设置华科大科创中心现场教学;城乡统筹班围绕土地改革、三产融合等设计《县域经济统筹发展》。每期培训均以“政策导向+技术赋能+实践案例”为框架,现场教学都提前带教授团队考察,针对各领域痛点精准设计课程体系,助力学员突破重点任务。

除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更让学员们大开眼界。在江夏区大健康产业园,学员们走进生产线,近距离感受“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转化;在武汉阳逻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的繁忙景象让学员们深受触动:“这里的高效运转模式,对荆门打造枢纽经济很有借鉴意义!”

构建三维立体课堂  打造沉浸式研学新模式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都给我留下了什么问题?”

“大家思考得很深入,这些问题里,有很多我也想知道答案。”

4月29日,城乡统筹发展班最后一堂课上,授课老师拿出学员们提的问题,开始一一作答。台上,老师给出解答和建议;台下,学员们认真记录,不时举手补充提问。这种互动式教学,让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很多学员深入思考后提出的问题让老师眼前一亮又一亮,这也是此次培训的创新之一。

此次培训打破传统干部培训模式,构建起三维立体课堂,开创沉浸式研学新范式。课前,通过建立“问题清单”,精准对接学员实际需求;课中,设置“学员提问直通车”,邀请教授现场答疑解惑、把脉问诊;课后,要求学员将所学所悟转化为“破题方案”。这种“带着问题来—围绕问题学—回去怎么干”的闭环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培训成果能够直接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力量。“这种培训模式让我们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对今后开展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参训学员对此深有感触。

培训过程中,还涌现出许多积极热烈的学习场景。文旅产业发展班研讨交流会上,原本计划8名学员上台交流,最终陆续有12名学员主动分享观点,围绕助推荆门文化旅游事业进行热烈的“头脑风暴”;交通物流枢纽班现场教学点,学员们积极互动,有的点开手机中的高速公路规划图现场求教,将参观考察变成了“项目论证会”。这些生动画面,充分展现了荆门市干部队伍积极进取、追光而行的精神风貌。

构建长效培养机制  助力干部素质全面提升

此次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不仅为荆门市干部带来了前沿知识和创新理念,还为后续深化市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芳介绍,未来,荆门市将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长效合作机制,延续“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定期举办专题培训或研讨会,持续对接荆门发展需求;鼓励学员报考MPA等学位项目,深化校地人才纽带,共享华科大的智库资源,为荆门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建立学员反馈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动态优化培训课程,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市校合作从“短期培训”升级为“战略协同”。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此次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专业能力提升班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荆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此次培训外,荆门市还将通过组团式学习、重点领域业务骨干专题培训和日常练兵等多种方式,持续推动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同时,安排干部到产业园区、项目现场进行实践历练,进一步提升干部的实战水平;深化“四不为”专项整治,以作风转变促进能力提升,切实增强干部“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实战建功”的使命感。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这场跨越校地的“双向奔赴”,正将思想的涟漪化作发展的巨浪。随着市校合作长效机制的持续深化,荆门干部队伍必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更务实的行动,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中乘风破浪。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