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校长在2004级MP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专家:
早上好!
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公共管理是一门新的学科,在我们学校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矛盾的凸现期,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呈现了很多的矛盾。现在开设公共管理学科非常的必要,政府的管理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这需要公共管理的理论来指导。同学们要重视案例的学习和同学的讨论,这对大家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希望通过MPA的学习,能够成就各位同学的辉煌。
人事厅张兆本厅长的讲话
今天又来到了这个一年一度的MPA开学典礼,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来了,讲的是为什么学的问题,公共管理是一门新的学科,今天我谈一下如何学习这门新的学科。我主要谈四点:
第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待这门学科,首先要了解我国公共管理的历史,并与现今的政府运作、我国的国情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公共管理是一门引进的学科,要多吸收国外的经验,与国内的经验相结合,有很多在国外学习公共管理的人回国后都觉得所学与国内的情况对不上,因此,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理论是为了实践,最终要回归实践,因此应当以实践为着眼点。
第四,正面与反面相结合;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过去有许多教训,正面与反面都有,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去认识这一学科。
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都运用好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能取得成果。
市场经济发展与中国公共管理
(荆州市市长刘力同志在2004级MP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投资出现了过热的现象,房地产行业、钢铁行业、建筑业都出现了投资过热。因此,国家逐步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这一现象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因此,MPA的职业学位教育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指导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同时也可为中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新一代的接班人。
中国的MPA教育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规律来指导中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会充分利用学院的优势和资源为MPA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实践环境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其学业,从而培养出更多地可以指导中国公共管理事业发展的新一代的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
夏老的在2004级MP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年纪大一些,相形见老,但不能倚老卖老,那是最无聊的事情。但是,有个事情要说一说:我们是历史的见证人,华中科技大学对MPA的教学是非常重视,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MPA典礼校长每次都到场。大家都知道,象华中科技大学这样大规模的大学,校长是第一号忙的人,这个开学典礼不是一个院、一个系的事情,但今天这个会由王乘校长主持,由校长致辞,这说明对MPA教育计划重视的程度。希望大家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学校对MPA是寄予厚望的。
8号楼门口亮了一个大标语,大家看到了吧。“今日的MPA,明日的领导者”,“领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大家看上去应该感觉分量,有些压力。今日的MPA,明日的领导者,仅仅只是可能,并不是划等号的,拿个MPA文凭就是当然的领导者,那是误解。可能性,那还要自己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力能不能加强,大家都在看着。所以看到前面的领导同志都强调过了。强调一个问题,不管MPA存在什么问题,不要把MPA看作一个敲门砖,象过去的科举,中了状元,进士,探花什么的,就可以当什么官了,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这个计划不是敲门砖,当然也不能保证什么职务。那么问题在哪呢?学习MPA干什么呢?就是要提高能力。历史的背景就是,过去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经理人才,这种人才很缺乏,尤其是能按照现代的管理来经营的人才很缺,所以很早就引进了MBA,就是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我们MPA计划引进是晚了十年。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为了加入WTO,谈判了15年。一边谈,一边引进,而市场经济又在慢慢成熟,条件成熟了。WTO需要中国参加,中国也需要加入WTO。所以谈成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引进MPA,为什么?加入WTO后,迎接挑战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因为是政府派人去谈判的,签字的,提出保证的。所以要提高公务员的素质问题,首当其冲。
当然公共管理也不仅仅是公务员的问题,还有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组织人员的问题。首先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不是偶尔的巧合。在这个时候,积极引进了。开始筹备呢只有六家,做试点,非常震动,可是顶不住啊。一开始试办就24家,在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的还没有前例。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从过去的24家增加到47家。刚刚又通过36家,现在有83家了。尽管生源还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可是中央的决策决不是随意的。我们需要积极大规模地培训干部,提高干部的素质。大家还记得不?不久以前提出了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人事部门提出了公务员9项通用能力的问题。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实践、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所以我们说MPA不是敲门砖,而是磨刀石。这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充电加油使我们的本领能够焕然一新,能够很快的提高。不是说我们到时就拿个学位,凭这个提升等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而是看你学了MPA后到单位的表现,是不是有显著的提高。如果还是那样,就象校长提出来的,本本主义,空空洞洞的,抽象的知道一点理论知识。在行动上没有什么见长,那我们就不是成功了,而是失败了。所以我们要相互勉励,为什么大学本科不能考,一定要三年四年才能考。工作以后有实践经验,这个不同就在这里。因为我们是应用型的,要造就一批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古今中外的知识尽量充实起来。能够用,即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用字上下工夫。当然这要有理论知道。为什么我们工作几年了,还要考英语,还要考数学,干嘛呀。这个指导委员会反复研究,还是坚持要考外语,考数学。你讲到信息技术,讲到定量分析,没有数学知识是不行的。他们提出不能不考。所以大家要认识到这一点,这些东西定出来都是经过调查研究的,左比右比。现在MBA也要考数学,原因就在这里,要不然这信息技术就很难入门。所以我们开学时就得到一个共识:
前面的领导同志已经讲了。我另外要提醒了两点:我们现在是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研究生就要做研究,而不能象本科生一样,老师讲学生听。现在大学本科也不能这样,要提高研究能力。竟然是研究生就要名副其实,学习当中要多思考,多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要从今天起注意转变学习的方法,习惯。不能仍用大学本科、高中时的那一套。老师讲,学生听,拉倒,考试通过了皆大欢喜。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我们大家的普遍感受。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你,好,你这个MPA这么样啊?还是差不多,还不如我呢。那就麻烦了,所以大家要争口气啊!竟然来了,就要好好地抓紧这个机会,下工夫,提高本领。再有一条,我们这在职的恐怕比较多,还有外界来的。大家要有思想准备,要有决心。我们在职的同志来学习是自找苦吃,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学习又不能马虎,怎么办呢?要得到家庭的谅解,大家是成家立业的,外面的应酬也多。尽量集中精力,把学习抓好,很辛苦的。不是自找麻烦,自找苦吃,但是非常有出息了,是吧!我们说拿了MPA后就如何如何,不是那么回事,还是要看真本领。有一个比方不一定恰当,国外有个学校,出了多少个总统,大家在这里宣传,这个逻辑是这样的,不是那个大学的人出来都当总统,或者当总统的一定是那个大学毕业,还是看我们毕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我们周济同志在清华念本科,在华科大念研究生,他现在当部长去了,那是不是就认为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都可以当部长啊,或者是当部长的一定有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呢?远不是那么回事,主要是看我们各个学校的毕业生的素质,经过实践的考验,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说到底呢,就是抓紧这个机会,好好学习,把我们的水平显著地提高。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点。
希望大家记住我们开学典礼上一些同志讲过的话。都是语重心长,都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开学典礼不是一个形式,而是给大家提个醒,咱们MPA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学习正在开展,好好计划一下。好,谢谢各位!
王乐夫教授在2004级MP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李校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华中科技大学举行2004级MPA学生的入学开学典礼,是非常值得高兴的日子,我觉得这次开学典礼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的大家都充分肯定的条件。 一是我们处在春季,也就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另外是我们是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公共管理的这样新的历史时期来进行这开学典礼的,还有我们是处在中华崛起(夏老会将会做专题报道)的华中大地,我们华中科技大学101位MPA的新的研究生步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学习的殿堂,我们湖北省的人事组织部门的领导出席会议还将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我想真的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几个要素,是一次另人鼓舞的隆重的开学典礼!所以我首先代表全国的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代表我们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界的同仁向我们101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成为我们国家2004级的新的MPA研究生!我有机会见证这个历史的场面,见证历史的一刻,深受教育!华中科技大学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中国的领导管理活动当中有两句名言,应该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和经验,一句名言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领导是关键”,另外一句呢就是在谈到我们的各级的领导管理工作的方法的时候,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句话,就是“领导抓、抓领导”,我想我刚才说的两个方面的典型的观点将在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得到很好的体现,首先一个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几年前贵校公共管理学院成立的时候夏老和我必邀来参加成立的盛典,同时还荣幸地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当年的周济校长亲自给我他的指示,至今还犹如昨天,那么我觉得周济校长在这当校长的时候,为我们中国的MPA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不仅躬行实践,实实在在地去做MPA教育的建设工作,他还提出一句名言,至今印象深刻,影响很广泛,他的一句名言叫做什么呢,“一个MPA胜于几个博士点”,周济部长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在繁忙当中他还关心华中科技大学MPA的建设。而且直接出面做出工作,提出了这样一句名言,现在广为流传并传为佳话了,“一个MPA胜于几个博士点”,我觉得当时的周济校长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MPA不仅成为我们国家第一批24所的成员之一,而且创作了辉煌的影响,我想如果说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四年以来MPA的教育有众多的经验的话,我想历任领导重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101位同学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来攻读MPA,我觉得是值得自豪的,你们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我也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应该为我前面讲到的周济校长的名言感到兴奋,有从杨校长、周校长到李校长这样的领导,有这样的氛围,这个学校的MPA教育肯定是越办越好,那么我们现在新的学习的里程开始,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认真珍惜学校给我们的来之不易的宝贵学习机会,按照我们MPA教育的方方面面的要求,认真地学习,苦学,特别要讲求巧学,讲求学习的方法技术,正式、按时、全面的完成学业,能够如期地实现大家的愿望,既拿到我们MPA教育的学位证书,更主要地是能够全面提升各位的MPA的素质和能力。
今天我为大家能够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的MPA感到高兴,我期待着为大家明天取得的成就自豪,你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的,我们一起努力吧!谢谢!
邓大松教授在MP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MPA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应邀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做了热情洋溢,简短扼要的讲话。
他首先对我校2004级MPA学员考上华中科技大学,进一步进行MPA教育的深造表示了祝贺,同时他也对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壮大感到高兴。针对学员们对MPA教育的还存在的一些疑惑,邓教授有针对性的介绍了学员关心的一些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公共事业管理硕士(MPA)这项已在国外发展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学位,将会给我国的公共事业高精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所未有机遇。MPA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以说决不亚于MBA。在一些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与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已构成文科类职业学位教育的三大支柱。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学历层次偏低。受过系统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也很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他勉励学员们抓住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锻炼,争取早日把自己培养成适应国家发展的公共管理精英。
邓教授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和两校公共管理学院加强合作交流,以推动两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共同发展。他首先简单介绍了武汉大学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的情况,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原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基础上于2003年8月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院前列。学院也是国家和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培养单位之一。拥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均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现有博士点7个,硕士点12个,本科专业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两个一级学科均被纳入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他欢迎我校MPA学员多去武汉大学走走看看,和武汉大学的研究生、MPA学员多交流,发挥两校各自的优势,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素质得到提高。 他认为武汉大学同华中科技大学地处同城,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而且两所名校同在一城理应加强合作;同时,他也殷切的希望能和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MPA教学等领域展开更加深入、实际的合作。邓大松教授带来的不仅仅是来自珞珈山的祝愿,更是一位学者和师长的殷切希望。
最后,他勉励大家努力学习,为早日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精英而努力,也衷心的祝愿大家早日成才。
2004级MPA研究生代表胡立强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夏老,尊敬的李校长、张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教授,同学们:
上午好!
江城飞花,春风瞒雨,在武汉最美丽的季节,我们这些来自全国七省区的101位MPA新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走进了我们向往已的华中科技大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同学,向为我们提供重返校园进行深造机会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请允许我代表湖北学员,向来自兄弟省区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众所周知,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学,是一所极具活力的大学,在人民网中国大学排行帮上,华中科技大学在2003、2004年连续名列第五,华中科技大学也是最早创办公共管理相关学科的学校之一,在公共管理教学和研究上实力雄厚,特色明显,我们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选择了我们,我们引以为荣。
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是一个国家的两大核心管理。有人说一个国家的成功,首先在于公共管理的成功,公共管理地位重要,作用独特,同时,我们也深知,我国公共管理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可以说,选择了公共管理专业,也就选择了责任与压力,选择了挑战与艰辛。令人欣慰的是,公共管理正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日益重视,今天,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省人事厅厅长张厅长,MPA之父夏老,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乐夫教授亲自、专程参加这一典礼,我们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公共管理的研究生,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增强使命感,以提高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己任,放眼全球看差距,立足国情求创新,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这批学员大部分来自公共管理部门,既是公共管理的实践者,又是公共管理的研究者,我们要以华中科技大学“人本、和谐、至善、日新”的精神和“传承、创新、忧患、开放”的风尚,自强自立,发挥在职研究生的优势,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以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公共管理实践,以公共管理实践丰富和发展公共管理理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领导们的充分重视,有教授和专家们的悉心教导,有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携手前进,共同铺就出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学习与工作及人生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