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管理、创新型国家
——夏老论创新
3月24日下午1点,西十二教学楼205教室座无虚席但是静寂无声, 华中科技大学2005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班的所有学员在聆听“中国MPA之父”,我院名誉院长夏书章教授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公共管理”的精彩讲座。
夏书章教授将今年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举行作为本次讲座的开场白。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自主创新,并引用《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和汤之《盘铭》中“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的经典名句阐述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讲座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夏老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为什么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怎样建设。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创新型国家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类: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另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而我国,虽然地大,但物并不博,资源总量巨大,人均资源却相当缺乏,现有“世界工厂”的名号并不光荣,因为这是我们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成本相对便宜而形成的。从长远看,光靠出卖廉价劳动力是不可行的。所以,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但是,科技创新不能孤军奋战,首先科技创新需要公共管理的支持与配合。因为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条件都应该由公共管理来解决,否则,科技创新只能无疾而终。
第二,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公共管理。国家在改革,公共管理也要跟着改革;国家在创新,公共管理也要跟着创新。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公共管理。创新应具备以下三种性质:一是针对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育,同时更需要培养创新型的管理人才,高素质职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我们所做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主题来做。二是及时性。我们要及时地给予科研和学术工作以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公共管理人员要有职业的敏锐力和决断力,在支持科技进步的任何事情上都不能拖拖拉拉,要及时、有效、全面。三是实效性。创新机制的管理要利用公共政策予以保障、调节和监督,要使学术资源最优配置,产生真正的实效,使科技进步成为国家富强的中坚。
第三、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性管理人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各种管理需要有各种管理人员;其次,管理人员素质关系到管理绩效;再次,积极培养创新型公共管理人员。夏老强调,MPA教学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管理精英、能人贤士。
第四,创新型公共管理人员必须有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国政府提出的执政能力中有一条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之间不是平行关系,它超越于其他能力之上。针对公共管理人员,夏老谈到,必须要具有创新的勇气和决心。在现代社会,一个成功的人应具备三项素质:智商、情商和忍商。而在这三项素质中,忍商是成功的关键。创新更需要忍商,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不气馁,不妥协,而且能够扭转局面,化不利为有利。
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进步,“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只有不断努力地创新。夏老提出了自己的“3A”观点——“ambition”、 “ability”、 “action”,这三者缺一不可。有志向和抱负,但没有能力不行;想成功,但眼高手低也不行;如果有志向、知识和才华,但不愿意实干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要使自己成为“志”“智”“行”的统一体。公共管理是应用学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各位学员都应学以致用,学而能用。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就在于理论脱离实际,大家要予以警惕。
最后,夏老祝MPA学员学习进步,生活幸福,同时希望公共管理学院将来走出一批在社会各界崭露头角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