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6年我院肖红缨同学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后,我院又有一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
为了激励广大研究生、本科生更加勤奋学习,提高学位授予质量,更好地培养大批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湖北省省开展了“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论文”评选活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评选程序,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初选推荐,省级同行专家网上评审并公示,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批准,共有222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2007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我校共有40篇硕士论文入选,其中理工科入选33篇,医科入选6篇,文科和管理学科类入选的是我院李卫东博士的硕士论文《基于公共数据中心的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指导老师:徐晓林教授)。
《基于公共数据中心的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一文的摘要如下:信息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已久的美好理想,它是在充分重视个体潜能展现的同时,特别强调合作,减少资源的浪费与冲突,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更具有特别的意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同一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武汉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被重复采集,加工和维护。在不同职能部门的数据库中,对同一数据类格式、含义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这必然导致数据语义的冲突。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数据交换机制,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应用需求,难以适应“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要求,同时武汉市政府缺乏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人口基本数据、人口出生数据、人口流动数据、人口死亡数据、劳动就业数据、社会保障数据、救助对象数据、法人基本数据、法人注册登记数据、法人变更登记数据、法人注销登记数据、企业经营数据、法人税务登记数据、境界、宗地、注记、控制点、线状地物、各种管线数据、市政道路数据、经济统计数据等21种数据类可作为武汉市政府的公共数据。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框架可由人口共享框架数据、法人单位共享框架数据、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共享框架数据、宏观经济共享框架数据等四类框架数据组成。
“公共数据中心法”是实现武汉市政府公共数据全面共享的理想途径,“基于公共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型”是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想方案。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公共数据中心(PDC),实现公共数据的全面共享;建立“基于公共数据中心的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武汉市政府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公共数据中心的数据类型可分为目录数据、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公共数据中心的数据库类型主要包括元数据库、共享框架数据库、主题数据库、操作数据存储(ODS)、数据仓库数据库、政府文献数据库、多媒体资料数据库、政府办公记录数据库等。同时,武汉市政府需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管理机制,以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及上述共享模型和方案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