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生汪艳霞访谈录
汪艳霞,2004年考入我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08年保送我院行政管理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2010年保送我院行政管理专业就读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环境与公共事务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习。汪艳霞是我院莘莘学子的杰出代表,本文是我院研究生辅导员曾润喜博士对汪艳霞同学的访谈录。
“我的起点在公共管理学院”
曾润喜(以下简称曾):汪艳霞同学,你好,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你是我们学院从本科到博士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我想听你谈谈你的经历,为师弟师妹们树立一个努力的标杆。
汪艳霞(以下简称汪):谢谢。我是2004年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学习的,本硕博都在公共管理学院,可以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华中科技大学“土著”。我想我的心里,早已经浸染了华中大“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精神,我很乐意谈谈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
曾:我是2002级进入公管学院的,比你高两级,但你比我要优秀。能说说你的本科是怎么度过的吗?
汪:不能说我比你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处。我在本科期间,做过班级的党支部书记、院团学联实践部部长等工作,这些工作锻炼了我多方面的能力,收获了一些荣誉,例如 “校优秀实践个人”、“校优秀实践部部长”、“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 等,还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一系列的奖学金。
除了做学生工作,我还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我在本科就写了一篇社会实践论文,题目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分析》,参加湖北省高校“我与新农村建设”主题实践征文活动调查报告大赛,获二等奖;我很看重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我觉得这能够代表一个大学生的学术水平,所以我写得很认真,后来获得了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三等奖。
曾:看得出来你的本科生活过的很充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汪:我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很优秀,甚至比我优秀,这是我们学校和学院高标准、严要求之果。“学在华中大”是华中大的优良传统。华中科技大学有一种严于律己、以身践行、淳朴厚学的优良学风,这种学风不断地催促我不懈上进。而我们学院有一种“学在公管”、“研在公管”的学风,催促我们以为生民立命,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的精神。可以这样说,我的发展起点在公共管理学院。
曾:是的,我们学校的学风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严”和“学”,严格严谨,好学乐学。你的研究生经历更丰富多采吧?
汪:非常幸运,2008年,我被保送本院攻读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我确立了研究方向,就是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我的研究要立足国际前沿,多参与课题研究,多出理论成果。我觉得,只要你一直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我很高兴地看到,我的研究成果《美国企业加速器运营的实证分析——以IUB、SPARK BA、HTC等10个企业加速器为例》被呈报科技部火炬中心,供政府决策参考。
曾:我们学院的发展目标是“领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研究成果能被政府重视,说明你的研究成果既具理论价值,且具实践意义,还能够应用到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汪:说到我们学院的发展目标,我想,作为公管学院的学生,既要准备做领导者,更要做思想者,或者说,既能做思想者,又能做领导者。关于“领导者”,这是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指挥一方的领导者,这里仍然是指思想、理念的前沿性,既是思想道德的,又是专业技能的。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引领潮流。我在研究生期间,也做了大量的学生工作,我觉得我的领导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做过班级党支部书记,组织策划的特色党日《点亮华中大明珠》获评校“十佳特色党日”;我还担任了政治学与行政学2008级本科生班主任,被评为2009年度“三好研究生标兵”等。
曾:你做的这些学生工作中间,有没有最让你骄傲的事情呢?
汪:最让我骄傲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参加的“庆祝建党88周年暨华中科技大学‘七一’表彰大会”上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受到校党委书记路钢教授的表扬;还有一件是我做班主任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优异,我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骄傲,他们获得了很多荣誉,还有2名保送清华大学、1名保送人民大学。
曾:我也为你感到骄傲,这两件事一件是你个人取得的,一件是你作为领导者的组织取得的。我这里的资料显示,你在2010年,以综合第一名的保研成绩保送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钟书华教授。
汪:对,我继续留在公管读博,除了我自己的学术追求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我觉得公共管理学院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二是我觉得选择钟老师作为我的导师是我今生所做最正确的决定。
曾:无悔的选择和最正确的决定!这是学生对学院和导师的一种很高的评价。
汪: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取得了一些成绩,所有的一切都应归于导师、学院和学校的培养,我只是做了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我出身寒门,能顺利攻读博士、留学美国,其实要感谢太多的天使在默默呵护我的成长,在我困难的时候,他们给予我帮助;在我脆弱的时候,他们给予我力量;在我困惑时,他们给予我指导。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母亲重病、经济困难时,学校、学院伸出的援助之手;我的导师钟书华教授雪中送暖、5年一贯的温情关怀。
“我从公共管理学院走向世界”
曾:我想,在公管学院的八年,一定有太多温暖的故事。和你一样,今年是我到这所学院的整十个年头,你说的这些我也深有体会,我觉得公管学院是个充满爱的温馨家园。你刚才提到了你留学美国,讲讲你的美国经历吧!
汪:去年8月,我通过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拿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环境与公共事务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习,这所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二。
曾:听说你的国外导师也很有名?
汪:我的国外导师是James. L. Perry教授,James. L. Perry教授是印第安纳大学的杰出教授,现在是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公共管理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的主编。
曾:PAR?那是全世界公管人的学术麦加!大家都梦寐以求能在那本杂志上发表论文。这个平台很高。能有这样的平台,对你以后的发展会很有利。
汪:是啊,在出国的时候我跟自己说,这个国际学习平台是学院提供给我的,学院提供我良好的学习环境,恩师训练我专业学术思维、选题国际前沿;感谢学院,让我从这里走向世界。
曾:国外的学习一定很忙吧?
汪:非常忙,但也很充实。我选修了环境与公共事务学院James. L. Perry教授、Leslie lenkowsky教授、Daniel Cole教授、Sergio Fernandez教授等的8门课程;还旁听自修了法学院、商学院、政治学系的3门课程。我还坚持到由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linor Ostrom教授和她丈夫Vincent Ostrom建立的The Workshop in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cy Analysis(政治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所) 参加研讨会。此外,我还积极参加SPEA学院每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与IUB组织的各种学术讨论会。
曾:确实是很充实的安排。除了上课,你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学术实践呢?
汪:我还在寒暑假期间,走访了4个州的市政大厅,与当地官员亲切交谈,探讨管理、制度及文化方面的现状、发展,以及在不同文明实体间的差异,并将眼之所察、心之所感记录下来,形成日记,我后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7万字。
曾:7万字!很难想象啊,看来你在国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了学习上了。
汪:那也不一定,我也有一些课余时间。在课余时间,我喜欢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朋友,参与学院、学校及所在州市组织的各种活动,深入了解美国文化。我还做了一件我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推动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我和IUB的中国留学生一起组织“中国书法展”,教外国学生学习中国书法,增进国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曾:你除了学习,还在做“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汪:这就是我的性格啊,外向,积极向上,连我的国外导师James. L. Perry教授也这么认为,他说,You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courses with prominent faculty, conducted
and documented your own research, and immersed yourself in our culture and language.
曾:能得到国外导师的高度认可,足以证明你的优秀!再次感谢你能接受我的访谈。最后请你说说你最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心情吧!
汪:还是那句话,我只是做了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应归于导师、学院和学校的培养。父母赋予了我物质的生命,而华中大和公共管理学院则赋予了我思想和灵魂生命。我要继续努力,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培育之恩,践履母校和社会给予我的责任和使命!
昨天我以华中大为荣,我希望今后学校能以我们的成功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