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中公共管理国际学术委员会及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公共管理国际论坛于6月20~24日在我校举行。论坛主题为:“信息化与公共组织绩效研究”。参加本届论坛的学者有夏书章和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前会长马克·霍哲等国内外知名教授及我国政府高级官员共30人。学者们就信息化与公共组织绩效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交流,如中西公共组织历史的回顾、公共组织绩效的评估与价值取向、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公共部门绩效改善的方式与途径、MPA教育如何融入电子政府教育、信息化对公共组织变革的影响、知识管理对公共管理的依赖性等等。由于我国已成为WTO的重要一员,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今日之“地球村”显得既大又小且复杂万端。在此形势下,在我校召开这样的研讨会,这对推进我国公共管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我们从众多学者和与会者的发言与交流中深刻地感受到在世界,尤其是在我国建立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这次论坛因是在我校举行,从而使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得以参加听讲和交流,得以“免费”上了一次高水平的公共管理理论课,这对提高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推进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几位著名学者的主题发言摘要:
一、马克·霍哲教授在发言中就美国公共管理的渊源、发展历程和公共管理如何实现预期目标作了详细论述
美国公共行政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发展工业的时期。19世纪下半叶,政府人浮于事,贪污腐败成风,浪费了资源,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公共行政研究首先强调诚信政府,但诚信政府并不一定是有效率的政府;其次强调在政府中实行有能力的管理;第三是管理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效率和努力,一个人是否努力工作往往取决于身边人对他的看法;第四强调政治的作用。但政府仍然不能真正达到期望的业绩。如何使政府管理达到预期效果,马克·霍哲教授通过研究与实践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过去30年中,美国作了很多努力。我们从这些实践中大体总结出7项指标:1、最佳的实践范例,首先要得到领导支持(TopManagement Support);2、要得到顾客的支持(Customer Focus),看到顾客的需要,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制订长期战略计划(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4、对雇员进行培训,重视雇员对组织的作用(Employee Training and Recognition);5、给雇员参与组织目标的权力(Employee Empowerment and Teamwork);6、对业绩的评估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上述任何一项都要确保质量(Quality Assurance),不能流于形式。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组织必须能雇佣最好的人才(Recruiting the Best and Brightest);2、部门提供系统的培训(Providing Systematic Training);3、政府服务多元化(Recognizing Diversity),政府应给所有公民提供平等就业机会;4、最佳的政府部门是建立团队解决问题(Building Services by Building Teams),而非个人,团队成员会提出很多建议,将集体智慧反映到结果中;5、最佳政府部门能给雇员提供支持。雇员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如家庭、经济使他不能发挥最大潜能。政府部门应为此提供相应的培训、子女照顾等支持;6、要平衡雇员的需要与组织的需要(Balancing Employee and Organization Needs),组织对雇员的支持会带来个人对组织的回报。
第三,采用相应技术。1、最佳的政府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政府信息公开(Providing Open Access to Data),公民可以看到政府资料,提出一些建议,对政府政策制订起到帮助作用;2、计算机化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Automation for Enhanced Productivity),现在大家都有一些先进用品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这在中国也已不存在问题了。政府往往把一些技术调整以后为自己所用。所有的设施都能帮助我们,比如使交通更畅通,提高效率。只要有相应的进入渠道,我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分享信息。关键是政府能否利用硬件和软件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3、最佳的公共部门能够提供的是公众需要的服务(Delivering on the Public’s Demands),是政府曾经承诺过的服务。如果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这种承诺,就会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这就是说,技术不仅提高了信心也提高了服务的水平,是先进的技术使政府对公众的承诺成为现实;4、技术相应地降低了所提供的服务的成本(Cost-Effective Applications)。比如把一个人的资料存放在一张小卡片(电脑)上能更有效地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更有效地为穷人提供援助,以前是给他们食品券来代替现金,现在是可以给一张卡,去市场买东西刷卡就行。最后,讲到交叉技术(Cross-Cutting Techniques)。例如,消防部门和警察部门,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应用相同的技术,或者好几个部门应用相似的技术,使得一种技术可以在不同部门相似程序里得到应用。同时有利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合作更容易。
第四,建立合作关系。公民对政府部门工作很关心,比如如何对政府部门进行评估,他们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此外,一些公民愿意不计报酬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服务。在美国消防部门和警察部门也有不少志愿者。我们一些最佳的部门往往通过合作关系来解决一些问题。另外,在城市和乡镇都可以只需要一个人来提供某些服务和共享某项设备,以此来降低成本。当然,有些事情美国也没有做到。因为,从政治上看,有些城市往往要控制某些服务,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政府往往也寻求一些私营部门和个人来合作,比如说个人捐款。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在利益冲突中避免不道德事情的发生。政府和非赢利部门的合作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用非赢利部门的基金做的项目会比较中立。
第五,业绩评估。首先确立目标,然后测试结果(Establishing Goals and Measuring Results)。如果能有好的目标并能测试结果(Estimating and Justifying Resource Requirements),那么在过程中就能调整资源并知道资源是否有效。中国很重视结果,应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评估有利于资源的分配(Reallocation Resources)。那些最好的部门能根据现有的发展策略,通过评估业绩来制定发展方向(Developing Organization Improvement Strategies)。如果评估结果不佳,就可以通过培训来给一些压力和动力来促使改进(Motivating Employe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评估能提供方向,提醒过程中的错误。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介绍,说明了提高公共部门业绩的办法与途径。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既要改进组织内部的能力又要提高效率,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国会议员知道我们作了一些很好的工作。政策制订者或政府高官往往凭着主观的看法而不是根据部门业绩来看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已经做过的好的工作。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数据来反映公民对政府的态度。在美国,往往是通过传媒来了解公众对政府的态度。问题是传媒往往着重反映负面的情况,而不报道正面的事件。所以重要的是综合地、系统地、长期地收集公民对政府态度的经验数据,可以用电话访谈或问卷调查等方法。如果能收集到有效的信息,那么可以结合其他资料更有说服力来提出政府改进工作的方案。而提供方案和数据给国会议员、公司高层来影响决策和资源配置是有效的途径,使之成为良性循环。
以上描述的是个简单的程序,事实上,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该收集数据并使这些数据清晰地表述出来,比如说用图表的方式,表示政府的业绩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这样就会一目了然。使用这些不同方式的目的是使政府的业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客观的清晰的图象,而不是主观的印象。即使在实施这一技术的得克萨斯州,清晰的表格和数据也是取决于州长和议员的意图。应该有相应的法律使政府部门将其业绩用图表和数据清晰地公布出来,使传媒和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同时记者们也要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主观地根据表面的现象进行概括,得出对政府负面的印象.
二、爱德华·詹尼斯教授就美国MPA教育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
他首先追溯了电子政府的源起、条件、发展、性质以及在美国的经验教训和发展前景以及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其次简要介绍了美国公共教育委员会课程设置的原则、思想、标准和基本内容;最后在综合评价、介绍现有的文献报告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
第一,由于MPA学院需求的多样化,而且其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必要设置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电子政府的课程涵盖电子政府在组织、技术、管理、政策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电子政府涉及到公共管理五大领域的各主题,比如说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民主行政等等。它是一个涵盖各主题的重大问题。那么,有必要在各个课程里逐一加以探讨。
第二,由于在现代美国公共行政教育中关于信息技术管理这门课程发展比较迅速,有很多内容都可以在这门课程里加以涵盖。
其三,制度因素对公共行政教育,尤其是对电子政府教育有很大影响。由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文化、政治因素不同,不同国家、不同大学都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制度因素既体现在国家这个层级上,也体现在学校这个层级上。例如,以公共政策为主要导向的学校和以公共管理为主要导向的学校对电子政府的课程设置是有所不同的。另外,学校的师资主要是由研究政治科学的人组成,他们就可能更注重电子政府的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以及民主行政的问题,比如解决数字化发展的问题。如果说他们的师资力量主要是经济学家,他们则可能更关注“成本—效益分析”这样的问题。
三、夏书章教授就公共管理与企业的关系、知识管理对公共管理的依赖性作了精辟论述
企业可以依法进行独立自主经营,但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必须得到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配合与支持。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也是如此,它离开公共管理的配合和支持便难以奏效。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与时俱进,公共管理研究,应高度重视知识管理的兴起。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对公共管理的依赖或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与公共管理
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例如知识转移活动、对客户实施知识管理、专利、商标、基础设施等,均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其中颇多属于政府行为。某些重大基础设施,亦非企业所能和所愿办理。因为投资大,还要管理、维修、更新和向全社会开放。
知识更新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没有这一得力支撑,便难以顺利实现。原因是从各方面进行激励、协调,只有国家能够做得到,政府也有责任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二,知识管理的发展环境与公共管理
个别企业要实施知识管理,必然会接触到公共管理领域的有关事项。仅就企业间的问题或纠纷而论,不少要依靠公共管理部门来解决或处理,还不说许多必备条件和整个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
如果说实施知识管理必须倡导、创建和弘扬优良的企业文化的话,那么,一方面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企业文化成为愈来愈热的热门话题;另一方面,与公共管理状况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大文化环境的重要性,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因为任何一种优秀文化,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或下一道命令就能形成,需要社会群体共同作不懈的努力和进行长期的积累。这就涉及人才培养中的文化、品德素质等问题。
第三,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供应与公共管理
这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要害问题。关于知识、技能、思想、精神、品德、文化之类,都离不开作为载体和主体的人。
要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证不断供应符合质量和素质要求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必须通过兴办教育事业来培养人才。教育面广量大,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改善,是艰巨的任务和庞杂的系统工程,还要循序渐进和全面联系。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但国家责无旁贷。由于教育有公益性质,将教育管理列入了公共管理领域。
在出现知识经济的知识时代和知识社会里,建立和发展学习型组织的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和受到重视。其中最突出和最集中的是知识创新,而为了真正切实做到、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以及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这也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焦点所在,不认真、彻底改变过去的领导观念、方法、作风不行。
问题还在于对“共享”和“集体”的范围,除相对狭小的自身领域(包括工作领域和学科领域等)外,还要想方设法和灵活巧妙地去扩大、更扩大。于是,面向广阔天地的公共管理,极其自然地将成为支持各种学习型组织和整个学习型社会的最得力的因素。
总之,公共管理不能不关心知识经济的发展,不能不注意我们正在进入知识时代和知识社会。因而公共管理研究也就不可无视、忽视知识管理的兴起,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四、顾建光教授就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和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公共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绩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现在强调绩效管理也就意味着公共管理管理模式的转型。由过程控制转为通过效果来控制。这个管理模式的转型实际上也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经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创新的做法也影响到公共管理。
我们怎样来确立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
首先应该确定公共管理的职能。这就要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职能应该定位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和市场的规范。市场失灵的地方公共管理应该起作用,政府也应该对其进行规范。概括地说,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公共物品,包括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2、实现社会公平;3、在转型期的社会中,政府应该起引导作用;4、建立市场秩序。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从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角度来说,就应该考虑成本问题。公共部门也要讲究效益,它与企业管理的效益分析不一样。从社会公平的角度上来说,也应该有一些指标,要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政府调控社会的主要手段就是公共政策,政府政策一旦失误,因此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公共政策的效果怎么样,政策失误与否应该成为我们评价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所有这些在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或者说是比较理性化的体系,所以公共管理的绩效管理怎样来建立参照系,怎样在这个参照系下建立指标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这个框架中,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的环境等,它们是互动的。
五、李强老师在发言中探讨了对电子政府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价值和意义,介绍了国外电子政府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建设电子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第一,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府项目的现状与问题。现状:实体要素建设进展迅速,电子政府的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政府结构与信息技术的内在要求存在差距,电子政府的建设存在泡沫化倾向。主要原因:缺乏基于电子政府运行特点的先进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第二,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状况,构建我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体系。1、电子政府对传统的政府治理手段和行政模式而言堪称是一场革命性变革。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应成为构建电子政府的评估体系的核心。具体的价值取向包括:高效率、低成本、法制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民主、开放、廉洁、负责任、稳定和独立自主。评估的具体指标和评估的方式应充分反映出评估体系的价值取向;2、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是合理的电子政府结构和职能;3、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是最为广泛的人民,电子政府的评价方式应引入民众广泛而直接参与的电子民主,充分发动最为广泛的民众的参与是保证电子政府发展方向和充分发挥电子政府优势的重要手段,电子民主的评估应作为对政府的软约束,电子民主在我国的推进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
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事关电子政府工程成败的制度性安排,意义重大。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应成为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核心,立法应先行,应使电子政府内部的各种构成要素得以均衡发展。评价的方式应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相结合,硬性指标应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由审计署负责实施,软性指标应引进民众对政府的广泛而直接的电子民主评估。电子民主在中国的推进应分步进行,电子政府工程的实施应从上至下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