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摇篮 政府的思想库
(第四十五期)
公共管理学院办公室编印 2004年9月23日
显示我院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实力
——武汉市“十一五”重大前期研究课题我院中标
9月10日上午,在公共管理学院五楼会议室,“十一五”武汉信息化建设规划思路课题组成员举行了首次座谈会。课题组组长徐晓林教授主持了此次座谈会,武汉市信息中心余远秘书长、马连杰博士、杨兰蓉博士及武汉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武汉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采用了国内通行的做法,面向全国学术界和各政府部门公开招标,公开武汉市“十一五”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并颁布了招标文件。本次招标共15项重大课题,我院中标“十一五武汉信息化建设规划思路”,8月24日正式签约。该课题是武汉市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的15个“十一五”课题之一,我院凭借自身先进的研究技术、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在众多的竞标单位里脱颖而出。该课题的中标意寓着我院在电子政务和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而且充分具备了实务操作的能力。
徐晓林教授在座谈会上着重提到:“做好‘十一五’重大前期课题的研究,对于形成符合武汉实际的发展思路,突出规划重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而编制规划,必须先理清发展思路;理清发展思路,必须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对当前和今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为武汉的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者按] 陆家希教授长期十分关心和支持本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初,应邀参加本院年终总结会之后,他以第三只眼睛的视角写出了《开拓者的脚步》一文。2004年元月初,他再一次被邀参加我院2003年年终工作总结,感慨系之,再次写出了《公共管理学院一瞥》一文。陆家希老师在文章中对我院的工作作了实事求是的概括性总结,其中不乏褒讲之词。尽管我们的工作离作者的谥美相差甚远,但他作为一个年长者为我院的成长壮大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我们不能不予以特别的珍视,特将此文转发,权当社会对我们的评价与激励!
公共管理学院发展一瞥
(写于2004年1月5日)
陆家希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大翻身”,这是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之初定下的发展目标。当下,正是这所学院成立的第三年岁尾。他们的发展情况如何呢?笔者最近对此进行了专访。笔者惊人地发现:三阶段目标前两项已超前实现了。
可观的发展成果
正如GDP数字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指标一样,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也是用数字来说明问题的。不妨顺手拈来几个显示发展的硬指标:
学科建设方面:国务院学位办一级学科揭晓:公共管理学位评为第7名,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评为第6名。2003年已获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两位教授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并获得资助,这显示学院教学、科研力量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科研经费和课题方面:科研经费已达110万元,为2002年的2倍,获国家社科基金两项,获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获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获市社科基金4项;为学校争取捐款500万元;校企合作结硕果、联合建立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此项投资将达1.5亿元。
教学方面:梁木生副教授获教学质量一等奖,陈鹤博士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徐顽强副教授获校三育人奖;课堂质量多数任课教师获80分以上,无70分以下低质量课堂;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达88%和85%,居学校之首。多位学生在全省、全国性知识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或二、三等奖,考务考场管理考核评估获优秀。
徐晓林教授的《行政学原理》一书获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由学院联系和组织出版的《MPA系列教材》21本已全部出齐,2003年学院联系科学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城市管理系列丛书3本。
国际合作方面:先后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的12位知名学者应邀来学院讲学,累计讲学228学时,听课人数在万人次以上。
教育部批准的公共管理大楼将动工兴建。
发展的奥秘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数字显得很冷漠,认为数字太水了。数字在人们心目中失去了庄严的地位,但是,公共管理学院上述发展数字却都是货真价实的存在,是这所学院全体教师“团结拼搏、进取实干、各尽其责、艰苦奋斗”的结晶。公共管理学院发展的奥秘笔者以为不外乎如下几点:
一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伊始就提出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一流学院”的办学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把追求“标志性学科,标志性人才,标志性成果”作为教学、科研的路标。世上气象万千,学科层出不穷,如何在这瞬息万变中摸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公共管理发展的脉搏,这是摆在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员工面前的现实课题。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师们在强手如林的形势面前,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提出了学院发展的重点,把数字城市政府管理和科技行政管理作为学院发展的方向,这既能提升自己的优势,又能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讲,这都是明智之举。笔者同学院主要领导人多次接触,从他们口中无不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一所学院的发展,必须抓住三个分目标不放:学科、人才、成果。不抓学科,无异于无的放矢;不抓人才,学科大厦就失去支撑;不抓成果,就等于只讲投入,不讲产出,搞无效劳动。学科、人才、成果是构成学院发展缺一不可的三个硬目标。
二是基于学院总体发展的思路,把引进人才作为推进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如果说前沿学科、第一流的科研成果是我们要赚取的目标(经济目标、政治目标、精神文化目标)的话,那么人才就是我们要实现上述目标的资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实现学院发展的俱要素中第一要素。学院的头头们很有这个“资本”头脑,把引进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作为学院管理的中心工作。三年来,学院引进了数量可观的教授、博士。学院成立之初,学院教师不到20人,而今学院有教师42人,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博士28人,兼职教授56人。学院的发展无不得益人才资本的壮大。
三是办开放学院,走国际化道路,把学院置于国内、国际大环境之下。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是“领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这个目标可不是井底观天可以实现的,把学院封闭在所谓的大学城里肯定培养不出具有大视野的人才。“中流砥柱”是在浪遏飞舟的大江大河大海中培养造就的。基于这样一个办学思想,学院把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优秀的国家政务工作者来学院讲学,并聘请一些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手段、重要环节,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来访、讲学带来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前沿信息,丰富了教学生活,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师、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与世界联系的纽带,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是不出门就已介入了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世界生活,这正是未来国家管理者所必备的条件。学院还派出了数位年轻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深造或访问,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交流,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已经置身于国内国际大环境、大潮流之中。
四是团结出力量,出成硕果。学院的团结、融和、协作精神是学院取得如此迅速发展的“软因素”,或者说精神因素。笔者同这所学院的不少教师有过比较频繁的接触,我发现,教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把学院当成自己的家,教师们常把自己的同事称为兄弟姐妹。必须指出,团结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我们培养的对象是未来国家的公共管理人才,团结协作是现代人才必备的要素,更是管理人才必备的要素。教师本身不团结、不融和、相轻甚至相仇,教学、科研就难以搞上去,更可怕的是,言传身教给学生种下将来不会团结、不会协作的种子,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教师的团结,不仅为了今天、也是为了明天、为了后来者。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我几乎没有听到过学院内讧的闲言杂语。最让我为之振奋的是参加他们的2003年年终联欢晚会,晚会进行了将近3个小时,与会的教师无论男女(包括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伯纳德教授)差不多都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有一位教师将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师的名字按不同韵律编织成一首打游诗,诗中把各个教师的个性、特点,相互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对公共管理学院的现状、前景进行了绝好的描述。晚会最后一幕是大家尽情地跳迪斯科,真可以说到了欢快得近乎“疯狂”的地步!这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自豪的“疯狂”,是对公共管理学院现状充满了喜庆的疯狂,是对这所学院前景无限看好的“疯狂”。笔者以近68岁的年纪置身于这批年轻、有为、奔放的教师中,情不自禁地落下了一串热泪。一个不团结、不融和、不稳定的教学集体是不可能有这种热烈场面的(因为我见过内讧、四分五裂,各自为是的院系)。
永不言足
公共管理学院以她三岁的年龄,干出了几近成人的业绩,实在可喜可贺。但是,学院的领导人,学院的教师丝毫没有“得意忘形”,就此止步的表现,言语间流露最多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感。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个稍不留神就要落伍的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迫使我们思变、变观念、变行为方式、变中有机遇,它为有准备的人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良机与空间;变中有挑战,它不再考虑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使人向平庸靠近一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人向成功推进一步。基于这样一种危机意识,变的意识,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刚刚送走学院的三岁华诞就马不停蹄地在着手筹划2004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提出了2004年的发展目标。在学科建设上,继续抓住城市政府、科技行政管理这个牛耳,集聚力量,争取在这两个发展方向上有新的突破;在科研立项上,争取提前完成中央、省市委托部门的要求,力争2004年科研经费突破200万元大关,争取更多的前沿课题;在人力资本上,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现有教师要实现博士化;坚持国际化办学道路,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让教师都到国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走一次。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在提倡研究生多读经典著作、打好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研究生的社会实践不应少于半年。诚然,教学是一所学院赖以存在的基础,学院应继续强化本科生的教学工作,狠抓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使本科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物质生活可以言足,个人事业,共同的事业,不应言足,向着更好、更强、更新的目标挺进,这就是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的一致呼声!
200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