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摇篮 政府的思想库
公共管理学院办公室编印 2006年1月10日
切磋、交流、统一认识 ——全国“电子政务研究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2月5日上午,由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研讨会”暨《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培训班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48所MPA试点院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会议。其中,还有来自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的汪明生教授。
开幕式与闭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晓林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书记冯友梅教授、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朱立言教授分别致词。冯友梅教授首先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她向与会专家们介绍了我校及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并预祝本次研讨会举办成功;朱立言教授详尽地阐释了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和国内MPA教育发展的历程。闭幕式上,朱立言教授做了总结性评论,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向参加培训的教师颁发了培训证书。
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与自由发言两个阶段进行。
在主题报告阶段,汪明生、赵国俊、刘玉、孟庆国、蔡立辉、李江六位教授依次在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
台湾中山大学汪明生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两岸大学MPA课程结构分析”。他在报告中强调如何全面培育优秀且具竞争性的人才,弥补人力资源的欠缺,达到为地方民众、小区及产业服务的质量目标是MPA教育须认真思考、努力奋进的方向,引导公民社会精英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将提升政府效能。了解两岸公共事务管理教育在课程结构上的不同重点,可以作为未来规划公共事务管理教育课程的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赵国俊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策略选择问题”。赵教授提出在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战略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要使标准化建设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选择正确的电子政务标准化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政务标准化是一项影响深远、牵涉面广,极具复杂性的事业,将其变为现实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根据国情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正确划分电子政务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就成为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首要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刘玉教授是全国师德标兵,她就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这门课的教学思路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她的经验与体会。刘教授总结MPA学员有三个特点,即: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很大;学员多有领导身份;非全日制教育特点明显。教学应针对这三个特点安排课程模式。刘玉教授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了三个措施:根据学员的特点每章布置作业;重视上机学习;闭卷考试。刘玉教授还对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与国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武汉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电子政务目前发展所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孟庆国教授对MPA的“清华培养模式”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该校公共管理与电子政务教研的情况:首先,建设了一支专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教学队伍。这支教学队伍多学科交叉。第二,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如网络教学。电子政务课程本身就在探讨技术问题,如果在这个方面处理不好,就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第三,教材建设采取多种形式,除了书本,还包括光盘和模拟系统。第四,建立了一个思想交流平台——电子政务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MPA中心李江教授围绕“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管理”关系问题做了专题报告。李江教授从公共管理的形成与发展、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的实践与发展状况、电子政务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
中山大学博导蔡立辉教授在题为《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的报告中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改进、业务处理是一体化的。政务优先,重政务的电子政务建设理念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务问题。当代电子政务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政府管理理念、服务范式、价值目标的有机结合对政府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的结果。因此,电子政务建设并不只是IT人员的事,并不能只是注重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并不只是外延式的技术的应用,并不能只是关心自动化设备的升级。要解决电子政务是如何为政府部门应用来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建设业务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
研讨会进入自由发言阶段,与会学者们就教学与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中国海洋大学王舰博士在发言中提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基点是不同的。欠发达地区并非不需要电子政务,而且是急需电子政务,我国电子政务应重视发展的平衡性。东北大学陈德权教授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政府发展电子政务需要让群众感受到电子政务所带来的切实效益。中国农业大学的苏保忠博士认为信息技术与应用对于公务员来说是必备技能,将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列为MPA核心课程是政府管理实践的现实要求。目前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理论上还不明确,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专家来参与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宋迎法副教授认为在学习信息技术前需要有前期的培训,MPA学员需要具备基本的软、硬件知识。信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管理、发布和传播、网络中的相关信息的开发利用、网络社区管理、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六个方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修文群博士则建议不把信息技术应用列为核心课程,而应将它们列为理论实践课,把一些能反映电子政务显著特点的课程放进来。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应当妥善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关系。目前对于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两种认识偏差,一种认识是简单化,低级化,即重点讲授一些初级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另一种则是复杂化,专业化。在电子政务课程中讲授技术要符合MPA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实践需要。研讨中许多学者鉴于课程的特点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区分度,提出应为“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正名”,将其更名为“电子政务导论”。
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城市仿真中心,切身感受了数字政府管理的效能,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名称、研究动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讨,刘玉教授还对教学实践做了案例演示。朱立信教授总结此次研讨会具有“三多、五新”的显著特点,即参会人员青年教师多、博士多、“海归”学者多;通过此次研讨,同行们结识了更多新朋友、通过交流有了新收获、通过反思有了新体会、通过研讨了解了新方法、教学有了新内容。可以说,经过三天的学习与研讨,学者们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方向。
与会学者表示,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将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列为MPA核心课程是顺应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时代需求,此次研讨会对推动电子政务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成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MPA教育与时俱进深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主办单位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通知难这三大困难,为电子政务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作为MPA师资培训计划的最后一站,与会专家的精彩演讲,学者们的热烈发言,东道主的周密组织为此次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校长鼎力相促 港澳名士热烈响应
我院设立澳门电子政务硕士教学点
10月17日至21日,校长李培根一行专程到香港和澳门,先后访问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澳门中华教育总会、李嘉诚基金会、方树福堂基金会、田家炳基金会、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总会,并会见了梁亮胜、马有恒、李佩林、蔡志龙等港澳知名人士。
此次李校长的港澳之行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与港澳有关方面的相互了解,为今后加强我校与港澳两地在科技、教育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与港澳两地有关机构、人士的多层面接触,广泛宣传了我校的发展情况及已经取得的成就,对如何实现我校研究型、开放式办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取得了一些具体的成果。
李校长在与外交部驻香港副特派员解晓岩,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副部长罗先友,澳门中华教育总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李佩林先生等有识之士交谈时,都形成了强烈的共识:在内地的教育、科技、市场和港澳两地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相结合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实现研究型、开放式办学的过程中,如果以港澳为桥头堡,加大服务港澳社会的力度,对我校的发展有多方面的效益和很好的启示。
在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李校长特别提到了教育部于2005年7月特批准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可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管理学(电子政务)硕士研究生,为方便学生学习,我校特在澳门设立教学点,送教上门,为港澳台地区培养电子政务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当即表示要力促我校公管学院此次在澳门的电子政务研究生班举办成功。
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新康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有恒先生也期待着与我校开展合作,李嘉诚、方树福堂、田家炳等基金会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更是对与我校的合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澳门实业家陈玉龙先生在会谈时当即决定每年资助我校50名贫困学生。
本期简报关键词:电子政务 研究研讨会
简报送发单位:校级领导、校机关各部处、相关院系、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
本期简报共印份数: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