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ENGLISH
  • 研究机构
  •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组织结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教育团队
    • 行政管理系
    • 城市管理系
    • 土地管理系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诚聘英才
  • 招生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咨询培训
  • 学术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术要闻
    • 学术动态
    • 科研通知
    • 研究项目
    • 重要研究成果
    • 讲座信息
  • 对外交流
    • 外事新闻
    • 外事通知
    • 交流项目
    • 申请指南
  •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作流程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 风晓学工
    • 组织架构
    • 学工要闻
    • 工作制度
    • 学生组织
    • 学子风采
    • 风晓通知
    • 公示平台
  • 资源中心
    • 专题专栏
    • 项目申报
    • 资料下载
  • 廿年院庆
    • 二十周年
    • 院友之家

党群行政

  • 党政要闻
  • 党政通知
  • 学院工会
    • 工会要闻
    • 教工动态
    • 通知公告
  • 工作流程
    • 教学事务
    • 行政事务
    • 学工事务
  • 学院简报
  • 媒体看学院
  • 学院文件
  • 师生权益反映渠道

媒体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行政 > 媒体看学院 > 正文

【彭拜新闻】等 吃苦夏令营能根治熊孩子?专家:很可能过段时间又回复原样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15-08-18 16:55:00  点击:次

【编者按】对幼儿来说,夏令营是玩乐天堂,对中学生来说,夏令营是寓教于乐的场所,对大学生来讲,夏令营是触摸社会的窗口,对家长来说,夏令营是熊孩子进乖孩子出的课堂。暑期过半,澎湃新闻走访整理了各类夏令营,从吃苦到创业,从荒岛求生到入寺修行,采访对象从幼儿、少年直至高校生,呈现一个有趣、有看点、有思考的2015年夏令营盘点系列。吃苦夏令营是夏令营中的重头戏。因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父母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争先恐后把孩子送进吃苦夏令营,企图根治他们的好吃懒做。家长们的想法是否太过一厢情愿?澎湃新闻本期盘点了吃苦夏令营市场,并采访了我院童文胜副教授等不同高校相关专家,探讨吃苦夏令营是否真能根治“熊孩子”与“公主病”。

相关链接:

【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5184_1;

【胡路网】http://wwv.hulunews.cn/a/wh/2015/0817/2918.html;【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5/0817/19/B18AV48T00014AED.html;

【人工智能中文资讯平台】http://www.ailab.cn/html/33618.html;

原文:

吃苦夏令营能根治熊孩子?专家:很可能过段

时间又回复原样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陈静雅 吴子涵

送一个“熊孩子”进去,还一个乖孩子回家,抱着这样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吃苦夏令营。

形色各异的吃苦夏令营,多涉及准军事化管理、军训、跋山涉水、减肥等元素,费用往往不菲,但是否真能包治“熊孩子”、“公主病”、“王子症”?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调查了解到,吃苦夏令营确实让孩子有所改观,但也有不少孩子回到家中一段时间后,又回复了“熊孩子”原样。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马伟军表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形成某种生活模式需要长时间强化,经过吃苦夏令营锻炼的孩子,确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掉娇生惯养,但如果没有将吃苦耐劳变成固定的意志品质,其效果容易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消减。

准军事化生活,“吃苦”夏令营受欢迎

8月10日,历时10天的2015全国第二届军事训练营在上海市东方绿洲闭幕。来自全国的370多名大、中学生参加了此次训练营。学习军事理论,参加军事知识竞赛,观摩军事纪念馆,打捕俘拳,学习无线电测向、识图用图等军事技能,训练营男女兼收、强度很大。但进行自动步枪操作、战场救护,核生化防护等训练时,学员们仍然很兴奋,“平时课堂上接触不到这样的内容,吃吃苦也是快乐的”。

在中国,“吃苦夏令营”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招商国际旅游公司就曾组织中小学生到农村进行夏令营。不少家长表示,正是针对孩子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的情况,所以选择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

军事训练营是吃苦夏令营的主力军。2015年暑期,北京有“中国青少年军事将帅夏令营”、“八一军旅夏令营”;广州有黄埔维和军旅战训体验营;成都有自强军事夏令营;杭州有蓝巨星成长素质综合夏令营。

根据澎湃新闻调查,军事营市场主要由传统军事营和国防体验营构成,7天费用一般在三千元左右,30天费用在一万元到两万元不等。

传统军事营一般进行站军姿、擒拿术等基础军事训练和部队探秘、枪支拆装、野外扎营等部队生活体验。在传统军事营,学员被要求叠军被、生活用品定点摆放,还要进行翻土地、田间摘菜等辛苦的农务劳作活动。

国防体验营则多以美国西点军校的文化理念为前提,带孩子训练步枪射击、争渡险桥、甚至参观潜艇,体验远程迫击炮。不过,由于市场不规范、存在监管漏洞,部分军事营曾被曝出学生挨打的丑闻。据媒体报道,曾有多家夏令营请几名退伍军人,租几间学校校舍,就打着“准军事化”名头招生。2009年,湖北14岁初中生姚健在一家“准军事化”培训基地被八名教官用棍棒抽打,在床上苦熬一夜后死亡。

吃苦减肥营:反弹往往更强烈

在中国,随着肥胖症的低龄化,小小年纪的“沙发土豆”越来越多,针对孩子的减肥训练营也已经红了几个夏天。

“减肥也要张扬个性,这个夏天选你所爱,用力奔跑用力减!前方,是不一样的自己!”2015年,某减肥营的报名人数比去年增长50%,光上海地区就有360人参加。

在上海,减肥夏令营的品牌五花八门: “奥林修斯”、“OK瘦青少年减肥营”、“快乐享瘦”等都受到家长欢迎,类似的减肥营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地也均有开展。

减肥营的生活并不轻松。除了慢跑、游泳、有氧操、篮球等日常的运动燃脂课程,许多减肥营还为营员安排了素质拓展和团队训练。

减肥营的价格也不尽相同:为期14天的深圳未来式减肥人均费用6800元,在北京开展的“童烁减肥”——30天经典班每人11800元,时间跨度更大一点的深圳“减肥达人50天夏令营”每人费用则达23800元。

部分参加减肥夏令营的孩子表示,虽然在夏令营减重十几斤到数十斤,但回到家中,生活习惯照常后,往往会遇到更强烈的反弹。

一回家就“恢复原样”?

对“吃苦”夏令营的效果,家长众说纷纭。

大部分家长看到了孩子吃苦后的变化——曾让儿子参加军事夏令营的赖女士表示,“孩子会自己叠被了,饭也会好好吃”。

但也有家长总结:“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据新浪江苏报道,一些家长表示,虽然孩子们在夏令营中培养了一些良好习惯,但当他们的生活回归优越后,很快又恢复了原样。

“单独的吃苦课程会让孩子有‘临时性的任务’观念。”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童文胜认为,严苛的训练可能只在训练期间有效,一旦夏令营结束,不少学生会立刻放松。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马伟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形成某种生活模式需要长时间强化,经过吃苦夏令营锻炼的孩子,确实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掉娇生惯养,但如果没有将吃苦耐劳变成固定的意志品质,其效果易随时间的增长而消减。”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田朝霞则质疑吃苦夏令营的观念本身,在她看来,吃苦夏令营的火爆源自中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观念。“当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少年不识苦滋味,于是吃苦夏令营成了变成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寄托。”田朝霞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同样重要,“我不会单纯为了锻炼孩子将其送去吃苦夏令营”。

美英日:在学校里吃苦是传统

“吃苦”夏令营并非中国“专利”,在日本和一些西方国家,类似活动也早有实践。

澎湃新闻了解到,为培养学生独立自理的适应社会能力,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将独立生存能力特别纳入学生毕业考核,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马萨纳腾寄宿中学则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从早上6点半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睡眠,学生每天作息时间受到严格的统一管理。同样施行军事化管理的还有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伊顿公学素有“精英摇篮”、“绅士文化”之称,迄今为止,英国53任首相中有20位毕业于伊顿公学。

在日本,青少年吃苦教育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日本文部省曾在1997年实施“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将每年7月20日至8月19日定为“青少年野外教育体验活动月”,专门培养青少年的忍耐力和自理能力。

此外,日本学校给中小学生设置磨难课程,对青少年进行家庭劳动体验磨难教育。另外,日本的一些学校还开展了“上山下乡”等活动,组织学生到乡村、岛屿和边远地区体验生活,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劳动品格。

Copyright©2008-201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公共管理学院 邮编:430074

联系邮箱:hujie@hust.edu.cn

院办:027-87543047 MPA:027-87556744 

=====学院研究机构=====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
  •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 东盟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组织评估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
=====常用网站链接=====
  • 中国天气网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中国政府网
  • 湖北决策咨询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公管院校链接=====
  • SIPAatCU
  • ASU'sDecisionTheater
  • MaxwellatSYR
  • HKSatHarvard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