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163.com/10/0619/03/69GSBK8F00014AED.html
【编者按】近一个月来,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相继出任国内多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之职,我院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教授认为这与1980年前后学校由纯粹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密切相关。
本报讯(见习记者朱建华实习生陈乃正朱芮)昨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博客上撰文,对半个月内多名校友出任大学“主帅”的现象表示关注。
6月10日,在国家部委工作多年的高级工程师陈小筑,从京赴西安出任西北工业大学书记(副部长级)。生于1953年3月的陈小筑,毕业于华中工学院。
此前一天,华科大的另一位校友张清杰,被教育部任命为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而张清杰的前任周祖德和现任书记刘伟,也都是从华科大走出的高校“主帅”,二人都在华科大工作多年。
在陈小筑和张清杰履新后,华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先后致信表示祝贺。
5月31日,早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前身)、后又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多年的刘建凡,被任命为湖北大学书记。
河海大学校长王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书记丁烈云、武汉工程大学校长李杰等都曾在该校长期工作过。
除上个世纪90年前求学于或工作于华科大的一批校友,后来成为执掌一方的高校“主帅”外,近年来诸多地方院校负责人也先后从该校获得了教育学等方面的博士学位。
目前,国内本科高校的正职中有多少位从华中科大走出?记者昨日致电该校校友会,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没有这方面详细的统计数据。
陈小筑:
副部级高校少见的“女帅”
从工作部人事教育司司长“空降”到西北工大任党委书记,陈小筑成为高校副部级领导中少数几位“女帅”之一。
1953年3月出生的陈小筑,197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在机电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任职。
西北工业大学为工信部所管理的7所高校之一,陈小筑曾多次检查指导工作。
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称,陈小筑校友长期致力于国家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以杰出的领导管理能力、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出类拔萃的业绩,赢得了广泛赞誉。
陈小筑赴西北工业大学履新后的第二天,即参加了工信部在该校举行的一次评估专家组召开的反馈意见会。
陈小筑“空降”到高校任职并非个例。2008年11月,高文兵从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位置上,转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有专家称,高校“空降”的主帅更善于统筹纷繁复杂的事务管理。这在中国大学正在经历全方位创新和国际化变革的背景下,有利于提高效率,加快发展。
“既感到骄傲和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对于自己此次工作变动,陈小筑表示:会认真履行责任,不图名利。
(见习记者朱建华实习生朱芮陈乃正)
张清杰:
用“三不”自勉打动师生
新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的张清杰,有6年学业生涯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度过的。
1984年,他在华中理工大学完成了船舶结构与力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1990年10月又完成博士学业。
从1997年开始担任武汉工业大学副校长算起,张清杰在副校长职位上已整整13年。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对张清杰的评价是:大局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投入,作风深入,思路清晰,视野开阔,为人正派,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负责的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该校项目首席单位申请并获准立项的第一个“973计划”项目,均系张清杰领衔。
华科大校长李培根评价说,张清杰校友作为我国材料合成与加工新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为高等教育与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自己出任校长,今年52岁的张清杰提出的“三不”让师生印象深刻。“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可以不崇高,不可以不博学,不可以不弘毅。”
在武汉理工大学新闻网上,张清杰《智慧光耀下的大学之道》的就职演讲,点击率颇高。
(见习记者朱建华实习生朱芮陈乃正)
刘建凡:
转任省属高校被寄厚望
5月13日,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刘建凡名列其中。5月31日,刘建凡正式就任湖北大学党委书记。
刘建凡不仅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校友,还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多年。今年53岁的他,约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度过的。
刘建凡早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后留校任教,为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的一名教师。在出任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前,已任华中科大党委副书记5年有余。期间,还曾到宁夏挂职担任了两年教育厅副厅长。
“湖北大学不同于湖北省内的其他高校,把刘(建凡)放到湖大书记的任上,上面考察得相比会更严一些”。一名与刘建凡相熟的教授分析说。
华中科大一名党支部书记介绍,去年刘建凡给他们做的“信念教育”报告,让人印象深刻。“这节课留给我最深刻的话莫过于‘中国共产党能负责,敢负责,敢冒险’。”
刘建凡履新表示,会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政通人和、和谐舒畅的校园氛围和发展环境;“会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允许自己身边发生严重腐败行为。”
(见习记者朱建华实习生朱芮陈乃正)
链接
主帅群一览(部分)
王乘河海大学校长
在华中工学院度过大学岁月,后赴美留学。1988年回母校任教,先后任研究生院副院长、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2009年任河海大学校长。
刘伟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008年任现职前的25年,除一年到宁夏大学挂职副校长之外,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从助教、讲师到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导。
许晓鸣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任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丁烈云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88年进入武汉城建学院工作,2000合校后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在喻家山工作了15个年头。2003年调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李杰武汉工程大学校长
1982年起,在武汉城建学院工作18年,合校后任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等职。2007年6月,出任武汉工程大学校长。
马连湘青岛科技大学校长
1989年6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10月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1月起担任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邹寿彬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
1964年至1969年,在华中工学院船舶电器专业学习。200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位置上,到成都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直至2009年。
周祖德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
1970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周祖德,10年前在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时,从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赴任校长一职,今年6月卸任。
(见习记者朱建华实习生朱芮陈乃正整理)
“主帅”成为教育家尚需时日
见习记者朱建华实习生朱芮陈乃正
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现的高校“主帅群”现象,该校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别敦荣认为,除了这些“主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外,与该校走“综合化”的道路有一定的关系。
该校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海春认为,在华中科大的发展历史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80年前后的改革,把一所纯粹工科大学改造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武汉大学教科院副教授陈闻晋撰文称,朱九思主持华工30多年,其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离任之后,他积极为后任者出谋策划,“直接培养了一批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人才”。
今年是华科大合并组建10周年,该校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校内外多名专家先后给师生做报告。别敦荣认为,此举具有积极意义。
从华中科技大学走出的这些高校“主帅”,今后能否成长为像朱九思那样的教育家?“教育家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别敦荣认为,“教育家办学是指校长要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成为办教育的专家,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