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0111/ctdsb958751.html,2010-01-11
【编者按】2010年1月6日,东湖高新区继中关村后成为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先行先试国家使命的东湖高新区倍加引人瞩目,我院徐顽强教授也对东湖高新区的发展铺陈瞭望。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张颖 通讯员殷旭)“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预示着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将驶入快车道,带动武汉东湖高新区整体水平的提升。”昨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顽强说。
“1+4”更加明显
目前光谷的产业结构是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绝对支柱,生物、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服务等四大产业“众星拱月”。
徐顽强说,光谷所享受的种种优惠政策,将推动光谷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未来光谷“1+4”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将更加明显,“4”的实力将迅速壮大,星星也将变为月亮。
南北两区互动竞合
徐顽强说,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光谷和中关村在光电子信息等共同产业方面将产生激烈的竞争,这也有利于两个示范区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从政策方面来看,光谷和中关村有可能形成政策联盟,根据双方的发展战略向国家要政策,这也是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必经阶段。
总体来看,光谷和中关村可以在多方面开展合作,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
三大方面先行一步
徐顽强建议,东湖高新区除可借助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有关政策措施乘势加快发展外,优先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两型产业”发展三大创新试点。
此外,还可以在资源整合、产业发展、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发挥示范、先导、辐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提高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