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tdsb.cnhubei.com/html/hbrb/20090919/hbrb847721.html,2009.9.19
记者周志兵 文/图
围棋的黑白对弈中,“打劫”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在风云变幻的地产商潮中,“地王”就是那枚难以捉摸的“劫子”,人们爱恨汹涌,五味杂陈。
——题记
4日,武汉市徐东大街一宗158亩居住用地,在拍卖师不下10次的风险提示下,历经一个小时的激烈争夺,以高于起拍价一倍的价格拍出。
“称王”者为武汉地产集团。成交价14.75亿元,楼面地价4628元/平方米,创一年多来武汉土地市场新高。
房市回暖,地王重现,众人侧目。但不知,这是一个周期的开始,还是一个阶段的结束?
从惊喜到惊诧到惊醒,地王告诉我们什么
地王引起武汉市民关注,始于2005年。当时,武汉地王甚至堪称全国地王。
是年2月2日,香港许荣茂的世贸集团以31.5亿元天价,拍定汉阳鹦鹉洲857亩土地,创下全国土地单宗拍卖的新高;两个月后,“天价”迅速被刷新,香港瑞安集团以33.9亿元,购得汉口永清街一片719亩土地;不久,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又高价摘下汉口中心城区两宗土地。
一时间,无限风光照江城,社会舆论也几乎一边倒地发出一声声惊叹与赞美,认为这是武汉经济发展的强大推手。2004年底才单独分设的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更是入选2005年“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示范单位二十佳”。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卢新海,是为数不多的“唱空派”之一。当年,他和宋国伦先生共同撰文指出,应冷静看待“地王现象”。
文中指出,以和记黄埔摘取的两宗土地为例,楼面地价分别高达3163元/平方米和3167元/平方米。而武汉市2004年的平均房价仅2827元/平方米,高档房地产价格也不过4000元/平方米左右。天价土地,将不可避免地使成本向房价转移,直接大幅度推高武汉房价。同时,面对大面积土地,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必然拉长周期,造成土地闲置;大型房企垄断区域性市场,将造成市场效率的损失;地王大幅推高房价预期,必会抑制市民生活需求,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殊不料,地王故事愈演愈烈。2007年8月,汉口黄石路义和巷地块,拍出6879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较之两年前的香港旋风,价格已超出一倍有余。此后数月,汉口青年路、武昌中北路、光谷等地段土地,一串串地拍出类似的“地王价”。
此时,人们对疯狂地王投去的已不再是惊叹,更多的是迷惑不解的惊诧。一如当时一路狂飙的股市。
脱离实际、脱离经济基本面的地王,始终不过是“袁光头”称帝——折腾不了几天。
2008年,随着宏观调控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武汉土地市场鲜有人光顾,多次遭遇流拍尴尬。及至今年万科摘下光谷附近的一片地块,楼面价不过两千余元/平方米。在我省许多县市,更是一年未卖出一片土。
到了惊醒的时候了。
从荒凉到傲慢到迷茫,地王带给我们什么
在汉口义和巷,地王成了被圈禁的“阶下囚”。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高的围墙将一片足球场大小的荒地围起,墙上以红色字体大写“2008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四强企业”。透过紧闭大门狭窄的缝隙,记者只见到一株株小树般高的杂草孤寂地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