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l/2009-7-31/144093.htm,2009-7-31 8:14:00
本报讯(记者 刘春燕 刘骞)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武汉市政府机构改革此前改了五轮,但都没有解决一个根本问题:部门职能交叉,通常表现为有利的事情争着管,遇上“烫手的山芋”都不管。这一次,武汉市能否解决这个顽疾呢?
昨天的动员大会上,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阮成发阐述本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着力解决政府部门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
食品安全
从“六龙治水”到“一龙治水”
现有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的现象到底有多严重?今年4月,武汉市政府对56个部门的职能有过专题调研,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部门职责交叉重叠的事项,竟高达46项!
部门职能交叉最典型的就是食品安全监督。调研发现,参与监管的部门竟有6个之多,分别是卫生局、工商局、农业局、质监局、商务局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具体分工是:农业局管田间地头生产,如农药残留检测等;质量技术监督局管工业生产,工商局、商业局管流通,卫生局管消费,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综合协调。“六龙治水”,职能链条很长,矛盾很多,出了问题互相推诿。
“这次机构改革,就是要整合部门职能,推行大部门制。尽可能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阮成发一针见血地说。
据悉,尽管中央和省政府都是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责并入卫生部(厅),但是武汉市选择的是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单列。同时,将市卫生局的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及化妆品、保健品执法管理职责纳入该局,今后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都由该局承担,极大地强化了它的权力和责任。
工业归口管理
7家单位整合出一个“经信委”
职能交叉的另一典型是对工业经济的管理。
武汉市是老工业基地,几年前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工业强市”战略。目前,涉及工业管理的部门有发改委、经委、信息产业局等,此外还有市机械工业促进办公室、市纺织工业促进办公室、市轻工工业促进办公室、市化工工业促进办公室、市物资工业促进办公室5个行业协会性质的机构。
“政出多门、职责交叉,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阮成发说,这次机构改革,市政府下决心实行对工业经济的归口管理,具体措施是: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经委、市信息产业局和市发改委的部分职责整合,将市机构工业促进办等5个行业协会并入其中。
这样“一刀切”,会不会弱化某个行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阮成发说:不会。相反,对工业经济的归口管理,有利于统筹兼顾,强化工业强市战略。同时,考虑到信息产业是武汉市的重要特色,目前正实施“光纤入户”和“三网融合”工程,这次新设立了信息产业办公室,为“经信委”的部门管理机构。
市经协办并入商务局
对内对外招商“一张脸”
招商引资,是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次机构改革前,武汉市政府机构系列中,涉及招商引资工作的也有两个部门:市经协办和市商务局。
武汉市经协办在招商方面的职能是:“负责全市对内开放的综合、统筹、规划、组织、指导工作;参与全市招商引资和市场拓展工作。”同时它还“负责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外地来汉投资工作”。简而言之,它是负责对内招商的;而市商务局则负责对境外和国外的招商。
这一次,武汉市将经协办并入商务局,实现对内对外招商“一张脸”。
类似的措施还有:将市农机办并入市农业局;将市外办、侨办整合,组建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将市人防办、地震办整合为市民防办。
◆经验
政府承诺应避免太宏观太抽象 阮成发推介上海经验
本报讯(记者 刘春燕)“这里我要占用大家的一点时间,推介一下上海市政府部门承诺制的经验。”昨日,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武汉市长阮成发说了长达五分钟的“题外话”。
阮成发说,市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地进行机构撤并和新建,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通过理顺职能、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政府承诺制,在武汉市并不罕见,但是阮成发认为,现在很多的部门承诺,都太宏观,太抽象,老百姓并不关心。而上海市政府部门的承诺都很细致,值得学习。
“(上海市)环保局承诺,对于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接到投诉电话后,中心城区30分钟、非中心城区60分钟、远郊区县90分钟内赶赴现场处置;出租车行业承诺,驾驶员拒绝使用上海公共交通乘车卡,可拒付车费;驾驶员不按乘客要求开启空调,可拒付车费;驾驶员在营运途中吸烟,可拒付车费;驾驶员多收费,经查实可退一奖二。民政部门承诺,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实行婚姻登记办理与婚姻服务分离,婚姻登记中心停止有偿婚姻服务……”
阮成发一边逐条念,一边点评。他最后要求:市政府新的机构运行一个月后,都要制定类似上海的“公开承诺”制度,“把市民、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以承诺的形式公开,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
◆特色
市政府机构改革不搞“一刀切” 5大部门彰显“武汉特色”
本报讯(记者 刘春燕)本轮机构改革,武汉市41个政府机构里有5个跟省政府没有“对应”。阮成发解释说:不搞“一刀切”,主要是考虑到武汉是一个特大城市,管理相对有其复杂性,同时兼顾特大城市发展战略之需。
本次机构改革的武汉特色,主要体现在5个工作部门的设置上。比如规划和国土合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单列、组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成立信息产业办公室等。
“比如说规划和国土,以前规划和国土是合在一起的,前年分开了,这次又合在一起,大家说怎么一会儿分,一会儿合呢,这也是经过反复研究,慎重考虑的。”阮成发说,国土、房产、规划三个部门怎么合,都是有利有弊。放眼全国,有的是国土和规划合并,有的是国土和房产合并,也有的将国土单列。这次把规划和国土重新合并,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房产和规划合在一起,区级政府没有对应部门,无法理顺职责;二是国土和规划分开后,需要协调的工作量巨大,一块土地,规划它做绿化用地还是建住宅、做商业,直接决定它的价格,所以土地的价值与规划密不可分。
阮成发进一步阐释说,将房产单独拿出,并将其更名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也是有深刻考虑的,住房问题是关系民生利益的重大问题,现在又是房产局和开发办两家单位在管,权责复杂。“特别是经适房、廉租房,必须确保其保障性住房的用途,‘六连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这次专门成立了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同时将原市开发办的部分职责划给它。
此次机构改革撤销了5个行业办公室,为什么要成立信产办呢?阮成发说,这是因为信息产业早已被确立为武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目前武汉正在实施光纤入户、三网融合工程。
◆释疑
华中科大教授刘建平解读政府机构改革 “机构调整不可能一次到位”
为什么30年内政府机构改革如此频繁?为什么一些机构要分分合合?本报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建平作了相关解读。
为什么我国会有六次机构改革?
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机构已经进行了六次较大的调整,有些职能部门合了又分,分了又合,此次又一次面临着大部制改革,又有一些部门将被精减或合并。
“政府职能部门的改革,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仅中国是如此,西方国家也是一样。”刘建平说,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职能就要相应作出调整,比如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管的功能就显得日益重要,那么相应对劳保、环保部门的职能就会跟着调整。
为什么在30年内,我国的政府机构就有六次改革呢?刘建平说,政府机构改革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经济和社会在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就不可能一次到位,应该会长期存在。对我国来说,30年内有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相对于西方国家可能频率是要大一些,但这是与我国国情相关的。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处于一种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各种社会矛盾也较多,所以政府机构的调整也就多一些。
为什么政府机构会“超员超编”?
尽管每次政府机构改革都在精减人员,但实际上一些单位超员超编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政府机构总在想各种办法增添人手。
“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仍会存在,且会普遍存在。”刘建平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行事。很多政府机构似乎不信任市场经济的规律,不愿意下放权力,把原本不归政府管的事也要自己管,如此一来要管的事情多了,就必然要增加人手,即使没有了编制也会想办法超员超编。
刘建平说,只有当我国完全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匹配的管理机制,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超员超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