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的"巨灾中的沉思--应急决策与灾后重建对策"研讨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主任佘廉教授做了题为“我国巨灾事件应急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思考”的主题报告。
佘廉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双法"学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报告摘录如下:
[新华网]佘廉教授总结了对汶川震灾应急管理的几点认识。他谈到行政首脑发挥了核心作用;国家资源是应急主体;现场指挥机制高效协调;社会与民间资源主动协同;国家应急预案体系受到了有效的检验;灾情信息的社会化促成了国家整体的抗灾能力与信心,也彰显了现代公共安全应急的特殊挑战;现场管理中设立了一些专门的临时管理机构,以有效决策与反应,但机构协同、资源调配的效率带来挑战;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既彰显效率,又面临挑战。他还谈到对应急预案的评价以及应急管理的长期化挑战现有管理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2008-06-12 09:04:05 ]
[新华网]佘廉教授对我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进行了回顾。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106项应急预案框架,初步构建了国家应急预案体系;2006年全国各省市开展“十一五”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应急预案编制、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应急队伍和资源建设、应急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方面。[ 2008-06-12 09:06:40 ]
[新华网]佘廉教授谈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界定、特征、应急管理等方面内容。[ 2008-06-12 09:08:54 ]
[佘廉]我国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应急法规方面的法理研究。比如军队介入的具体化,国家专业救援力量如何介入、军队和地方协同的规则、民用资源的征用问题等。还有领养、保险、技术装备的产业化等方面政策。第二是缺乏专业技术应用及其选择理论。缺乏专业技术的开发规划,缺乏专业运用工具的开发,缺乏现在专业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配置方法以及心理的干预技术等。第三缺乏专业应急队伍与人员的培养与教育体系。缺乏专业应急管理人员的培养。第四是缺乏减灾技术的科技研究与产品开发。比如缺乏快速救援及恢复技术,缺乏报警信息传递技术等。[ 2008-06-12 09:18:35 ]
[新华网]佘廉教授还谈到我国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和我国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等方面问题。[ 2008-06-12 09:24:26 ]
http://www.hb.xinhuanet.com/zhibo/2008-06/07/content_13487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