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虽然我国各地高科技园区遍地开花,但无论是在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上,还是在建设的质量上,和‘老大哥’美国硅谷相比都相差甚远。对比世界科技工业园的考核标准“规范化、网络化、国际化”,即使我国最具规模的“科学城”——中关村科技园区,也存在产业结构、人才、资金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在疑问:为何我国高新科技园区难成创新高地?
调查显示,国内五十多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竟有26个生产微机、16个在生产电视机,趋同现象可想而知。“分工不清、竞争水平低,所有高科技园区内的企业整体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差的局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顽强认为,这种局面缘于各高科技园区提供的所谓“优惠政策”难辞其咎。
目前,国内高科技园区多数以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来吸引企业进区,这种政策下形成的企业空间聚集脆弱性十分明显,企业很难形成植根性。随着地区间的竞争加大,政策的差距日益缩小,一旦某高新区的出现更优惠的土地成本、劳动力等政策,企业就可能会向其他政策更优惠的地方流动。
正是由于高新企业本身缺乏持续创新,加上各园区整体协调工作不到位,导致了国内高科技园区产业聚群机制的缺失。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各高科技园区间的“难兄难弟”协作机制尚未形成,大多数区内高技术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现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另外,除中关村等少数高新区外,我国大多数高新区的相关大学或研究机构,都未能成为高新区创新之重要的外溢来源,“产学研”合作的持续创新机制很不完善。
另外,高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却是我国高新科技园区的一大“痛处”。虽然我国各高新区人才并不少,有些人才甚至出现过剩的现象,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特别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及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则仍然十分缺乏。徐顽强认为,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系统发展滞后造成的,而更重要的是说明我国高新区还尚未成为吸引最优秀人才的“洼地”。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类似期权的分配制度在大多数企业都未建立,就是普通收入也要大大低于一些垄断性行业,另外,人们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强,高科技园区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不完善,导致很多人才的‘最佳去处’仍是电力等垄断性行业。”徐顽强的话道出了时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病症”的根源。
高新科技园区难成创新高地另一个阻碍就是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未建立,目前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企业筹资、金融机构贷款等渠道。
据专家分析,从财政投入角度看,虽然一些地区近几年总量不断增加,但相对于高科技园区发展所需仍然是杯水车薪,且随财政状况好坏波动较大,缺乏整体统筹和稳定、制度化的投入计划;从银行融资角度看,由于商业银行以安全性为第一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一般不愿意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从其他渠道看,证券市场存在“门槛”限制,私人资本追逐的是“短平快”的利益,也使得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很难进入高新技术领域。由于风险资本缺位,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魏后凯认为,财税支持园区发展要着力于实现大学校区、高新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要以园区的优势产业为核心,打造产业链;要以各类园区为载体,优化环境,提升园区配套能力,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新型工业化、高科技园区、财政三者的关系就象‘火车头’、‘发动机’、‘动力源’。”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的形象比喻,体现了财政主动介入高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