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友与学院之间的紧密联系,搭建起校友传帮带、助力学子成才的优质平台,3月20日,公共管理学院于紫菘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2024级本科生校友导师面对面活动。2024级本科生校友导师王方群、邹振松,学院校友办公室主任孙春霞、党委副书记粟晓丽、团委书记何磊以及2024级全体本科生参加。行管2401班团支书李爽主持会议。
孙春霞指出,校友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办是学子“永远的家”。“校友导师制”的设立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全员育人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搭建校友与在校生的长效互动平台,传承学院优良传统、赋能学生发展。她介绍,两位校友导师王方群、邹振松在公共管理与金融商务等领域深耕多年,学术积淀与行业经验丰富。她勉励同学们,要善于把握机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交流中开拓视野、明晰方向。
粟晓丽对校友返校交流表示欢迎,并对校友为学院付出的支持与帮助表达感谢。她强调,校友与学院是休戚与共的“事业共同体”,校友资源是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宝贵的机会,积极向校友导师进行请教学习,以“敢问、敢闯、敢为”的探索精神锤炼本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书写公管人的使命担当。
活动现场,两位校友导师向学生代表赠送书籍,传递知识与精神的接力棒。
公管2401班团支书陈梓童从年级基本概况和班团建设两个方面向两位校友导师汇报班级建设进展。她通过对大一年级自入学以来开展的社区实践、学术沙龙、志愿服务等多元活动进行介绍,展现公管学子的青春风采。她谈到,各班通过制定共同愿景、优化班委分工、组织特色活动等方式,打造目标明确、互助共进的集体氛围。
邹振松结合创业经历,为班团建设与个人发展提供指引。在班团建设方面,他提出“以共同目标凝聚共识、以骨干担当激活动能、以同窗情谊筑牢根基”的核心理念,强调班委应发挥“头雁效应”,带领班级在学业竞赛、社会实践等赛道争创佳绩。谈及个人成长,他分享了自己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创新的跨界经历,指出自我驱动力是突破瓶颈的关键,鼓励学生深耕专业领域、构建高质量人际网络,同时以时间管理和健康管理为抓手提升抗压能力,在复杂环境中锻造核心竞争力。
王方群立足当今宏观经济形势和公共管理学科特色,以“学习赋能未来”为主题发表讲话。他结合近期国际政治经济热点案例,阐释“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指出大学教育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都在为职业发展奠基。他强调,面对百年变局,公管学子需强化宏观经济分析能力,以系统性思维破解治理难题;同时以“四有”标准要求自我——追求学业卓越、勇攀科研高峰、锤炼专业素养、提升沟通智慧,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成长为复合型人才。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规划而升华,他寄语同学们把握时代机遇,以家国情怀书写青春答卷。
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实践能力提升等话题踊跃提问。校友导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行业洞见,从战略视野到实践路径层层剖析,为学生的困惑提供全方位解答。他们强调,面对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学们要以开放心态拥抱变化,以扎实学识筑牢根基,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探索中校准方向。
通过校友导师的“传帮带”,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生涯规划的科学指引,更感受到公管人代际传承的精神力量。学院将持续完善校友导师长效机制,搭建学术共进、职业共享、成长共赢的发展平台,为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