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毕业生毕业活动,激发党员奋进动力,让毕业生党员感恩学院、感恩于党、感恩时代,在新岗位上干出新业绩,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6月21日下午,学院开展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百年正是扬帆起航”毕业生党员主题党日。会上,四位优秀的毕业生党员代表发言。
2018级硕士研究生易柏慧,毕业去向:湖北定向选调生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易柏慧,来自于同属毕业年级的硕士1802党支部,是一名即将投身基层的准湖北选调生。今天,非常幸运能够站在这里完成我硕士期间支部主题党日上的最后一次交流,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们即将毕业的支部成员发表扬帆起航前的心声。
要说华中大公管于我而言是什么,我想,“寻梦之地”是最好的答案。作为一名湖北人,我在这里出生、耕读、成长二十余载,这期间,我见证了湖北这片古老荆楚大地的新世纪巨变,也亲历了这期间发生的雪灾、洪灾与新冠肺炎疫情,在这里我也结交了无数可亲可爱的老师、同学、挚友。可以说,我对湖北既有与生俱来和日渐加深的感情,又有朝昔相伴、共历劫难的记忆,这些-都坚定着我扎根湖北,为这片凤凰涅槃之地奉献与创造的意愿。
三年前,我便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到华中大公管,希望能够在这里明晰我的梦想,寻找到实现我意愿的具体航向与能源动力。
三年间,我接受了学院的专业理论与科研学术训练,开启了我对国家与社会的公共管理视角与格局,将我的职业视线引向了公共领域,聚焦于政府管理,并告诉了我要始终拉紧“问题导向与现实关怀”这根弦,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与实干本领。而每一次我们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以及学院开展的每一次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又让我在政社民情与主流声音的“应知应会”中不断坚定自身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而身边每一个奋斗的华中大公管人,从书记老师、到导员教务、再到我们的同学朋友,他们在工作与生活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了华中大“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价值追求,常常成为我遭遇挫折时或远或近的激励。
三年后的毕业之季,我成为了一名准湖北选调生,这颗我心中的梦想果实是在华中大公管里孕育的,也是在这里摘下的。同时,我也备足了圆梦的燃料,我会怀揣着公管学子对现实问题的忧思关怀与我们公管支部成员那份赤红之心,秉承华中大精神在我的岗位上奋斗与拼搏。
风帆正劲,破浪而行。面对新的未知海域与所谓“内卷”的海浪,有的人选择奋不顾身的跳跃姿态,有的人选择沉默不语的躺平姿态,但不管是那种姿态,只要此时此刻你有一种本领恐慌与心理紧张,那么这些就都是“假动作”,我们此刻所有不安的心跳都是扬帆起航前的心跳,都是迎接新挑战,预备拼搏奋斗的心跳,都是我们仍然青春,仍保热情的象征,希望我们每一个即将从华中大公管码头出发的航船都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今后的事业上永葆这份头白心却在的青春、永葆这份华中大公管人的热情。
2018级硕士研究生卢震,毕业去向:浙江定向选调生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再见的话千头万绪,告别的心不舍难平,思来想去很久今天的话要以何开头,总是在自己苍白的表达、乏力的文字中删删改改,这一字一句似乎比一字不红的论文致谢来的还要难,还要难以下笔,姑且就借用中学时学习的《十三岁的际遇》中的一句话来引入吧,“哦,华科,哦,公管,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研究生三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年里,宽严相济、学高身正的老师们始终是我们的伯乐,吴淼老师的《政治学》全程高压,始终提醒我们你要学的还有很多;王冰老师的《经典著作导读》天马行空,念念不忘“同理心”的概念;陈鹤老师的《公共经济学》规格严格,生动有趣,公平效率的权衡让我们明白公共政策的制定包罗万象……他们是高等学府里的理论家,本着“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理念,孜孜不倦,春风化雨,在“公管公管,什么都管”的通俗解释中我知道了何为“公管天下”。他们的辛劳远不止授我以学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入党动机得以升华。由于学科的天然属性,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我真正明白了西方制度“大则大矣”,并非完美无缺;我国实践“波澜壮阔”,恰是风景独好。我现在可以“自信”看待中外差异,从容解读“中国之治”,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工作中,我能更好地把今日所学、今日所想、今日所言交予实践去验证,去充实,去完善,让农村更美丽,让城市更宜居,让人民更幸福,让人间政治之道、公共管理之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唱遍阳春。三年里,学识渊博、勤学善思的同学们始终是我们的知音。素有耳闻,华科之大,四站地铁装不下,来这里以后,对于我这样一个本科同学以湖北籍和周边省份为主的人来说,华科之大,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学生以此为家,华科之大,更在于立场不同、看法各异的观点能够在这里充分表达。华中大、公管院以包容的心态让我们在当下“真理往往不辩不明”的风气里保持一份纯粹,将真理越辩越明。支部组织生活会、茶余饭后小讨论,各种场合的思想碰撞,让我们比其他学院的学生更能从容地回答党史学习教育之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是一名选调生,但从不以为,只有担任公职才能为民众服务,各位都是党员,无论身处党政机关、还是厂矿企业,曾经“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未来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五湖四海去,大家同样保持一份“公心”,立足本职岗位,为更多的人带去便捷与温暖,我想这也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终极价值所在吧。
千言万语必有终章,同志们,我们是巨浪,不断的增长,今日弦歌一堂,明日担负天下兴亡。我不喜欢说高处相见,我们是党员,要说就说相约下一个百年目标完成之时,各位必定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最后的最后,以梁任公先生经典名篇作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018级硕士研究生曾丽萍,毕业去向:广西定向选调生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来自硕士1801党支部的曾丽萍,一个月后将以广西定向选调生的身份走上工作岗位。很荣幸今天能作为代表在此发言。
三年前,我和七十多位同学一起,带着对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憧憬来到了珞喻路1037号。我们以修身齐家平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学有所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三年很长,足以让我们在学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扎实理论知识、厚植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努力做到“能思考、会表达”,以更专业的视角、更包容的胸怀认识世界。三年也很短,转眼间便到了离别的时刻,不舍从东九楼回到紫菘公寓一路上的夕阳与晚风,不舍那些寄托着我们乡愁的每一个食堂窗口,更不舍为我们悉心指导科研和帮助过我们成长的每一位老师。我时常因为我是一名华科学子而感到幸福,更因为我是一名公管学子而感到骄傲。感谢母校和学院的培养,感谢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是你们让我对“公心”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毕业在即,同学们即将各奔东西,投入到奔腾汹涌的“后浪”之中。许多毕业生党员们纷纷选择了地方选调的道路,在新的广阔天地里以实际行动诠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服务人民的担当。而我,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我来自广西百色,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为一体的小城市。你或许不了解它,但你一定听说过,1929年邓小平同志在广西百色领导了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你也一定听说过,来自广西百色的“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的故事。百色,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红色革命文化基因的城市,是一个走出了无数优秀贫困学生同时也吸引着广大优秀人才的城市,我便生于此、长于此。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着红七军的故事长大,是他们给当时极度贫穷落后的百色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红色的种子早已悄然在我心中扎根。大学入党后,我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和进步。进入华科读研以来,我更是在支部各位同志的带领和帮助下,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个人的思想和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
研一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喻竹计划”基层实习实践项目,恰好被分到广西百色市委政策研究室实习。与我同行的,还有来自人文、机械、环境、能源、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学院共七名同学。在一次交流中,一名实习于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同学感慨:“这里比我的家乡秭归还要落后十年”。后来他向我说明,正是看到了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们依旧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的情景,坚定了他做一名基层公务员的决心。前路有光,初心未忘。其实我也一样,我见证了家乡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看到了身边很多像黄文秀一样的优秀大学生义无反顾地加入选调或者公务员的队伍,我很受触动和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建设广西,发挥出个人价值,切实地把为民情怀转化为工作实际。
目前,这七名百色实践队员中有四名同学选择了走向基层,而今年公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也有二十余名同学选择了成为一名选调生。最近网上有句话很火,“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我深以为然,我想或许这就是我们做出选择的理由之一。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艰苦奋斗的拼搏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冲锋向前。
七月将至,我们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届时亦是我们公共管理学院2021届毕业生党员出征之日。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临行前,我想向毕业生党员们发出呼吁: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克服本领恐慌,唯有坚持不懈、砥砺奋进才能积跬步而至千里!我也想代表全体毕业生党员向各位领导、老师保证:我们一定会将母校和学院的嘱托放在心里,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用担当和奉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最后我想说,愿各位老师一切安好、各自珍重,愿学院工作一切顺利、再创新辉煌,愿各位在场的毕业生党员们前程似锦、功不唐捐!
谢谢大家!
2017级本科毕业生谭成,毕业去向:保研至北京大学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1701班的谭成,十分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本科毕业生党员发言。时光如梭,当年那个青涩的、穿着军装走着整齐有力步伐的少年的样子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到了现在我们踌躇满志、各自奔赴前程的模样。大学生活是五颜六色的。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华中大那深深根植于我内心的“红色”基因。
2017年,我参加了青春喜迎十九大·奋发激扬青春梦的演讲比赛。比赛之前,我跟年满90岁的爷爷聊了很久,他的人生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他告诉我,只有中国共产党能看到人间的疾苦,并为普通人的需求而驻足,仿佛对于党员们来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安心。那一刻,我开始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无数党员同志冲锋在前,为我们挡住黑暗,成为我们的利剑和铠甲,让我们受到保护、看到光亮。
同年10月,我满怀憧憬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那时的我而言,党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仍然能感觉到它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历史的沉淀中变得愈发厚重,却也愈发温和,它或许意味着美好的品质,包括真诚、服务、奉献、吃苦耐劳……但是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我要入党,我想和所有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一起,肩负时代的使命和历史的重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2018年暑假,我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来到汶川对当地乡村振兴进行调研。调研期间,为了能有沉浸式的体验,我们亲自翻越了红军长征曾经过的那座山。山之高、之陡、之险、之奇,令人惊叹。爬到顶时已过去好几个小时,山间气候变幻莫测,我们一直互帮互助。有了这次体验,我更深地体会到红军长征之艰难,也更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是一种坚守,对初心、对国家理想的坚守,对党员身份的坚守。
2019年,我代表学院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五届五四演讲大赛。一路披荆斩棘,荣获一等奖。我不仅体会到党国情谊,中国正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腾飞。也让我发现,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培养下,我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身边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党员,有心系家乡、热衷志愿服务的孙春霞老师,有勇敢坚毅又温暖纯良的铿锵玫瑰王一苇学姐,有谦卑谨慎、胸怀宽广的陆逊学长等等……他们有的献身科学事业,有的走入基层田野,有的在运动场上奋勇当先,有的发光发热,筑起抗疫之墙。这些都成为了我的榜样,激励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动力。
2020年疫情期间,我了解到当地疾控中心人员的辛苦,他们辗转于各个不同的防疫点之间,披星戴月,有时甚至只能在路上吃一碗泡面,没有睡眠。我每天都给他们带饭和点心,让值班室的人员先吃。那个时候我没有畏惧,我只是觉得,我是共产党员,现在是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挺身而出,我应该为他们而变成一名战士。
所以,党员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决心。意味着“人在城在”,理想信念不灭。它意味着信任。意味着你前面的人可以随时向你的方向倒下,因为你一定可以接住他。它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当逃兵,无论什么困难,都不可以压垮你。它意味着爱。意味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还意味着砥砺。意味着就在此时此刻,突破和超越自己,去做自己以前可能不敢做的事,去做自己以前可能不会做的事,去做自己以前可能不能做的事。红色基因永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要认识苦难辉煌的过去,从党史中获得力量,也要认识到日新月异的现在,为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成为一名真正的奋斗者,建设者,坚守者。心怀天下,志存高远!
虽然我们各奔东西,却又殊途同归。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每一次党课上的感动,每一次讨论中的收获,每一个为学业而拼搏的夜晚和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公则生威,管而有治,公管学子,笃学弘志。
最后,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四年的培养,感谢公共管理学院四年的陪伴,感谢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在我成长之路上的多次提点。祝同学们都能奔腾入海,成就自我;祝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胜意;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