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
有这样一群优秀共产党员
他们坚韧刚毅,实干担当
他们为民解忧,无私奉献
他们不畏困难,屡创佳绩
他们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为深入挖掘党员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
“寻访身边的优秀党员”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
感受那份炽热的初心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我的信仰和奋斗动力”
张忠田,一位拥有58载党龄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担当。从18岁参军入伍到光荣入党,从军旅生涯的默默耕耘到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的故事是对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
张忠田同志于1967年11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动机质朴而坚定:接受党的教育,更好地为部队的革命化、战斗化建设做出贡献。在他看来,党是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走向幸福安康的核心力量,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是无比骄傲的事情。
1965年12月,年仅18岁的张忠田响应国家号召,在山东日照莒县参军入伍,开启了光荣的军旅生涯。凭借努力和才华,他历任班长、排长、电台台长、连政治指导员等职,每个岗位都兢兢业业。
1966年至1968年,张忠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步校学习无线电专业。他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光荣入党。入党后,他继续在济南军区信阳陆军学院深造,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张忠田的军旅生涯中,有许多高光时刻。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负责重要收发电报任务,因表现优异荣立三等功。2017年,他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对他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最好见证。他感慨地说,“这五十年里,我见证了党的发展壮大,亲身参与了国家建设,虽历经困难,但从未后悔,因为党是我的信仰和奋斗动力。”
采访者乔心悦说:“从张忠田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党员的品质:对党忠诚、坚守初心、勇于担当、不断学习。这些品质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我将以他为楷模,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同时不断学习组织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招商尖兵”助力城市发展新征程
周敦一,中共党员,工作于武汉金融控股集团,2024年开始投身于武汉市驻上海办事处的驻点招商工作,负责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的对接、流转以及招商活动筹办等多项事宜。
在项目对接过程中,周敦一介绍道:“我们就像‘寻宝人’,在长三角这片经济沃土上,努力挖掘那些能为武汉发展注入新活力的优质项目。从项目信息的搜集,到与武汉各区招商团队紧密协作分析项目可行性,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谈及招商活动的筹备,他感慨颇多:“举办招商活动,主题和内容的策划是关键。比如,针对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特色,结合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的投资意向,我们精心打造活动主题,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参与,为供需双方搭建沟通桥梁。”
在驻点招商工作中,周敦一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信息不对称等难题。“长三角地区招商竞争太激烈了,每个城市都在发力。而且获取准确的投资信息并不容易。”他和团队积极应对,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招商,“我们不能坐等机会,要主动出击,用专业和诚意打动投资者。”
这一年多的招商工作,周敦一收获满满:“我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深刻体会到党员在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看到一个个项目在武汉落地生根,那种成就感无法言喻。”
采访者宋思涵说:“采访周敦一同志,让我深刻认识到招商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他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素养,为武汉的发展奔波忙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学习他这种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自己的领域努力拼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黄河滩区“铁娘子”守护一方安宁
王娟,中共党员,河南省原阳县靳堂乡副乡长,2011年获评优秀大学生村官,2015年担任葛埠口乡信访办主任,2018年选拔为靳堂乡副乡长。
靳堂乡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其中薛厂区距离乡政府来回60华里,是路最远、矛盾最多的区域,而王娟主动承担了这个区域的工作。对她来说,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但她从无怨言。她常说:“肩担日月两星照,胸怀党性一颗心。”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王娟的家人常常通过视频通话询问她何时回家吃饭,她总是用夏邑口音回答:“在村里边嘞,还不着嘞。”视频那头,是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围坐在一起等待她的家人,而她却只能对着屏幕无奈一笑。作为一名妻子、母亲和儿媳,她深知家人的思念,但作为一名党员,她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她要为村民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
薛厂区村大人多,事务繁琐,扶贫、医保审核、村内纠纷……千头万绪的工作压在她肩上。尽管患有低血糖,但她从未退缩,总是带领村干部冲锋在前。每当工作结束,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用沙哑的嗓音招呼家人吃饭时,她的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只有刚毅与自信。这就是王娟,一个为村、为民的基层干部。
王娟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获得诸多荣誉:新乡市党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信访干部、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三八红旗手、市新长征突击手、市致富标兵、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等,但她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采访者张雪韵说:“王娟同志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的不平凡精神令人动容。她舍小家为大家,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担当。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像她一样勇敢面对,积极奉献。”
党员的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任福生,82岁老党员,从解放前的苦难岁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历程,他始终铭记党的恩情,用一生诠释红色传承与初心坚守。
任福生出生于1943年,他从小参加儿童团,接受红色教育,1958年参与修建新峡水库,因表现优秀加入共青团,1966年光荣入党。
任福生的成长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1949年,来凤县土地改革,在他心中种下种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参与修水库、大堰等工程,助力来凤县发展,还参与老虎洞小电站建设,助力来凤县成为全州首个通电的县。
面对困难,他始终坚守初心。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家劳动力少、口粮紧张,但他作为土堡书记,仍无私奉献,将救济粮优先分配给更困难的家庭,自己省吃俭用补贴家用。
任职期间,他超额完成任务。在土堡任书记时,他带领群众改田增产,将4800亩旱田改造成方块田,推动种植杂交稻、双季稻,使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在接龙人民公社任主任时,他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让村里通电通路。在百福司镇,他解决群众“八大难”问题,修建5座桥、修公路,推动烟叶生产、养猪产业,发展合作医疗,助力脱贫。在县交通局局长任上,他推动公路建设,每年让15个村通路。
不管在哪个岗位,任福生都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竭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在任一方,致富一方”。
采访者谭欣怡说:“听任福生爷爷讲述他的故事,仿佛穿越历史,看到了老一辈党员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身影。他的经历让我明白,党员的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要传承这份精神,在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大党员
对党忠诚、心系群众
困难前无畏逆行
责任前勇挑重担
利益前坚守底线
以实际行动为“党员”二字
写下生动注脚
新时代青年当化感动为力量
以优秀党员为灯塔
在时代浪潮中把稳航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