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公管学子
响应号召,积极行动
寻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青年之声传递信仰之力
追寻榜样之光,筑牢入党初心。3月20日,公共管理学院党员故事分享会暨“早日站在党旗下”专题教育活动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粟晓丽、党建辅导员陈甜、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心主席团成员邹俊洁和江昕迪,以及80余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
传承信仰力量,绘就青春底色
粟晓丽和陈甜为在“寻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颁奖,并鼓励大家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将榜样人物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粟晓丽叮嘱大家,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优秀党员事迹是最好的入党“教材”,希望同学们以榜样为镜,校准人生航向,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以行动为笔,书写青春答卷,在实践中做到崇尚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以故事为桨,传承信仰力量,用有深度、有温度的青年之声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
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精神火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赵艺欣讲述了自己姑父——一位新疆土哈油田“老石油人”的故事。他将半生奉献给戈壁油田,攻克一个又一个石油勘探技术难题,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责任”。
行政管理专业2024级本科生甘洪宇分享了党报工作者吴青的创新故事。吴青在媒体变革浪潮中打造江西省首个党报新媒体矩阵“掌中九江”,在疫情期间搭建“口罩申购平台”,用新技术践行“党的传声筒、群众贴心人”的使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方庆英讲述了安徽芜湖纺织厂退休工人王阿姨的故事。王阿姨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的后代,扎根纺织车间三十五载,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岗位上践行红色家风。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4级本科生谭欣怡分享了姑父任福生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事迹。任福生在老虎洞水电站建设中冲锋在前,让来凤县成为恩施州首个通电的县城,诠释了“真正的政绩写在百姓的心里”。
土地管理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靖雯讲述了山西翼城县古城保护主任魏利权的基层工作实践。魏利权以修复古宅为民宿、以改造城墙为景观,破解城市开发与文化保护两难的问题,让千年古城既留住文脉又激活经济。
行政管理专业2024级本科生乔心悦讲述了爷爷张忠田的军旅生涯。张忠田在青年时期毅然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解放战争与国家建设中,历经磨难,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传递榜样精神,凝练征途初心
“退伍后如何保持党性修养?”“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与群众建立鱼水关系?”“如何破解资源匮乏地区发展难题?”……同学们结合优秀党员事迹,就“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展开热烈讨论。
邹俊洁结合自身入党经历与成长历程,鼓励同学们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为标杆,做好党史故事宣讲员,将鲜活有力的榜样事迹与深刻体会传递给更多同学。江昕迪鼓励同学们将党史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专业学习融入国家发展,使寻访优秀党员的活动更具有学科专业特色。
陈甜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思想上入党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同学们应从优秀党员的人生故事中端正入党动机、探寻成长道路、汲取奋进力量,提升自我成长“内驱力”,以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她强调,同学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表率、比担当,在群众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
此次活动通过搭建“实践感知—精神启迪—朋辈共鸣”的闭环教育模式,以更加生动、鲜活、有感染力的方式引导青年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向优秀模范靠拢。公共管理学院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知信行统一”的实践脉络,紧密联系青年、依靠青年、发动青年,引导公管学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