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激发党员责任意识,3月26日,公共管理学院在紫菘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本科生社区功能型党小组全体会议。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科加吾哈、学院党委副书记粟晓丽、行管2301班教师班主任宋奇、党建辅导员陈甜、党员责任田全体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会议。
党旗领航聚合力
加吾哈指出,学生社区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将党员责任田建在宿舍楼栋里,就是要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让党小组建设成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服务站。她强调,要加强思想引领,依托党员1+1、党员进寝室等载体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树立公共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党员做到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强化组织建设,依托社区加强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安全文明建设,将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间宿舍,让组织生活浸润社区治理。
粟晓丽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勉励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必须从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一是推动育人力量下沉,党政领导做好原文原著领学、思政内容教学、答疑解惑促学,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牢牢加强支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建强支部战斗堡垒;三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选树优秀典型,加强辐射引领,形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的氛围;四是丰富活动载体,打造“公管之声”等看得到、听得到、可传承的特色品牌;五是建强社区党建前沿阵地,加强功能型党小组建设,凝聚朋辈群体帮扶力量,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治理合力。
理论赋能强根基
宋奇从公共管理专业学科视角为大家剖析基层治理的本质内核和关键所在,并强调基层治理不是单向管理,而是双向奔赴。他谈到,学生社区作为学生管理一线,需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以学生为主体力量,做到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效能。
“公管之声”宣讲团成员汪洋以《“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安合伙人”》为题进行微党课宣讲。他从“前世今生”“变与不变”两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与实践价值,并呼吁同学们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社区党建和学生网格员工作,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实践深耕筑新田
陈甜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举措三个方面,对推进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案作进一步讲解。她重点阐述了党员责任田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清单,具体介绍了月度全体会议的标准流程,并强调各位党员前期要做好思想认识和基础调研,中期要做好过程记录和工作汇报,后期要做好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确保工作走深走实。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党支部的党员周子羽结合自己大学四年的成长历程,为同学们诠释了党员服务的深刻内涵。他表示,党员服务的关键在于传承,从被帮扶者到帮扶者,传帮带就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红色力量传承。他号召同学们在服务他人中擦亮自己的党员身份,用“办实事”彰显担当,用“解难题”体现作为,在党员帮扶中汇聚朋辈力量、传递组织温暖。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祁智惺以支部建设为窗口,为大家分享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他通过生动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基层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并表示党建工作要接地气、有温度,同学们要始终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本次会议明确了社区功能型党小组的运行机制和工作重点,着力加强社区党建阵地建设。公共管理学院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加强党建引领班团寝建设,扎实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学生社区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