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乡村学子感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6日起,公共管理学院“公行致远,助力梦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辛安渡街道辛安渡小学,开展“手工中的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而青少年传承“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体验活动。志愿者们在辛安渡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包括衍纸、漆扇和扎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衍”绎芬芳,“衍”路繁花
衍纸艺术又叫卷纸装饰工艺,是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通过组合样式复杂、形状不同的“零件”来创作图案。
“如果给你一张纸,你会折成怎样的形状?”支教队黄斯斯以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老师从衍纸的起源开始,介绍了衍纸的流传过程、制作工艺和样式。同学们欣赏了精美的艺术品,也纷纷表示想要亲手制作独特的图案。
课后,许多同学都向支教队老师们表达了对衍纸课的喜爱。方同学说:“这次衍纸课堂让我又知道了一个传统技艺,虽然我现在只会做简单的花朵与太阳,但是之后我会尝试做其他的!”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
非遗漆扇,源于中华千年手工艺文化,扇面图案栩栩如生,色彩鲜明,尽显独特匠心。
支教队李诗羽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漆扇课堂,她从漆扇的起源和制作工艺开始介绍,展示了精美的漆扇作品,还为大家准备好材料,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漆扇,真正感受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
李诗羽说:“孩子们做的漆扇几乎都成功了,大胆的配色符合他们无穷的想象力,每个小朋友都很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杰作。”
课后,很多孩子们主动带着漆扇来找老师们拍照,喜悦洋溢在笑脸上,家长们也在微信群里纷纷为华科大学子的非遗课堂点赞。
丝丝雨织校园景,片片花染师生情
《墨子·辞过》:“女工作文采”;孟郊《织妇词》说:“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王建《织锦曲》写道:“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扎染之美,心手之间,如诗如画,似梦似幻。
支教队邢祉祺为上好扎染课堂,在课前多次尝试,争取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讲述不同花样的染法。在课堂上,她详细介绍扎染文化的历史,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完成自己的扎染作品。在支教队的精心准备下,课堂效果大大超出了预期,孩子们不仅很快掌握了技巧,还会举一反三地制作自己的独特花样。
社区主任袁晓文评价道:“华科大同学们讲的这些非遗文化真好,漆扇、扎染等各种活动有趣又有料,我们社区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开心!感谢华科大公管学子们的辛苦付出!”
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只有当我们真正用心去感受非遗文化的底蕴,才能让它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传承。志愿者们希望通过本次夏令营的非遗学习活动,让乡村孩子们了解到“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文化遗产是国家的底蕴所在”,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体味“品类之盛”的生机,更好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守护者。